宝贝儿,你知道过去天津是什么地方么,你告诉我天津没有美食?
【本文来自《天津人不敢让外地人知道的一条美食街,我们替你去看了看》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简单评价一下哈。
这个作者吃的东西里面真正算天津人认可的小吃没几个。但是因为西湖道有个聚集效应,很多小吃都在这扎堆儿了。西湖道比较著名的他这里提到了但是没深入:
第一个是杜称奇的烧饼,他们家最出名的不是什么豆沙馅的烧饼。他们是牛肉馅的烧饼最出名。梅兰芳先生当年吃的也是那个。但是那个烧饼最好刚出锅的时候热着吃才好,凉了肉馅就凝结了口感各方面都差了。但是这个烧饼真是他们家的特色。
第二个是老城里钙奶汤圆,每年正月十五左右那是见天排队,有人买出来直接在旁边加价卖,确实味道不错,主要他是现做现卖,他们家的巧克力馅的特别好吃
第三个就是鸿泽园烧鸡,每天都排队。
但是他们家的烧鸡给人一种感觉,味精鸡汤的香味儿太重了。真正的吃主儿,其实是吃“同兴成”。这家是改开之初就做的个体,但是他们家烧鸡没有鸿泽园等人那种浓郁的“香”,可是鸡肉很筋道,他们家现在有一搭无一搭的做生意,每天不多做卖完就完。
作者配图的这个绝对不是从鸿泽园买的,为什么?他们家的鸡的颜色偏红。这种颜色的倒像同兴成的。
其他的这个作者说的那些店铺,慢天津市都有这些吃食,就是在西湖道扎堆儿罢了,没什么名气的。外地人看看也就是了。
特举几个例子
素卷圈这玩意儿就跟煎饼果子一样,是天津人的早餐最爱。里面的馅料是“津味素”,豆芽菜,水面筋,香菜,香干,腐乳汁等。现在人们吃的分两种皮子:一种是春卷面皮,一种是豆腐皮。豆腐皮的是传统根源,后来很少了,只有十月影院那边有一个摊子,现在多起来了,回民早点部都有豆腐皮的了。
最出名的春卷在芥园道马路边铁皮亭子(好几年不去了不知道还在不在),一般人你是受不了他的卫生状况的,尤其你现场看他操作,但是他们家的卷圈虽然是面皮的,非常惹味,这个也是要“趁热”吃,趁着外皮酥脆卷饼吃,最香。
当然现在你上点评做这个的多了,各个餐厅也搞,那小摊子肯定没他们能宣传,可是老味儿还就是那种老味儿。
这里面提到的炸糕,天津三绝之一,耳朵眼的炸糕,个头小,面软糯,确实不错。这里也分不同的种类。有发面儿,也有烫面儿的炸糕。就是处理外皮糯米面的方法不同。发面的炸糕比较硬,烫面儿的比较酥软。这个食物,是甜的,类似南方的麻团,但是天津人过去吃早点,这东西也是一直赫然在列的。
这里还提到了:“糕干”,就是用米粉蒸出来的。天津以前大街小巷都有卖的,出名的是“杨村糕干”。但是那种推车卖的都是比较干的,吃着噎得慌。吃糕干也要“趁热吃” - 刚出锅的糕干,米粉软糯,这阵儿吃着最好。天津不错的糕干在西北角清真大寺那边儿。
其他作者提到的酱牛肉,天津人自己都会做,没什么特别,但是好吃的也要去西北角那边 - 无他,牛肉好,他不掺水啊。
其实西湖道还有卖糖货的,这个作者恐怕不知道。就是糖粘子,姜糖,各种包裹不同外皮的果仁儿,天津南市食品街不是有“果仁张”,“崩豆张”么?就是那个风格。
糖堆儿啊。天津“怪王”最好,人家只是冬天才做。有时候大夏天的看外地师傅蹬个自行车后座弄个草或者木头杆子插着红彤彤的明显没“去核”的糖堆,徜徉在海河边忽悠外地人,俺就寻思,这糖堆高温不化实在了得啊。哈哈。
对了,评论里有一个说天津市美食荒地的。
宝贝儿,你知道天津过去是什么地方么?九河下梢水旱码头,北方金融中心,满清遗老遗少的退休聚集地,军阀民国文人的扎堆养老地,你告诉我天津没有美食?
算了,我们都特么四线小直辖市了,没嘛可争的了,自己乐呵乐呵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