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培养出的 ——驳“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么?”
兴趣是培养出的
——驳“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么?”
杨瑞华
【共和国同龄老三届红卫兵知青安庆人民印刷有限责任公司机修工下岗观大商店业主兼咬文嚼理独编】
此文认为——兴趣是激发出来的而不是培养出来的——常识性错。
1. 培养和激发——纲和目的关系——激发(培养)是多种培养方式的一种。
其实有多种培养方式使其产生兴趣。例如:强迫培养,启发培养,任务培养等等——都能使其产生兴趣。
2. 无论何种方式产生兴趣,其产生的过程都是——从明白到接受——从明白到接受——就是培养。
只不过快慢,代价不同而已——激发培养过程快,代价小(例如:一句话,一件事都能激发兴趣),其它方式培养过程慢,代价大。
具体到学生——学习兴趣能激发当然好——不能激发,当然要采取其它方式(例如:虎妈就是强迫培养孩子兴趣;教师大多采取启发培养学生兴趣;大多数家长或教师都是采取——烈度低的强迫培养或启发培养——或几种培养方式交叉进行)——不能激发,总不能放任自流吧?!
2021年5月20日记于观大商店
【附原文】
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么?
这是一个开放的问题,我说的也不见得就是标准答案,最多算是个人的一点感受,欢迎大家共同探讨。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只要是个男人,就会对钓鱼、打猎感兴趣。因为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普遍是由雄性负责安保和猎食,这种技能就刻进了基因里。所以只要你拿个钓鱼竿或者梭镖之类的东西给男人,哪怕是个宅男也瞬间变身打猎能手——因为不擅长这些的男性祖先根本不配有后代。
回想起我为数不多的钓鱼经历,总共可能钓上来不到十条鱼——因为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亲手参与钓鱼不过两次。但是很奇怪的是,短视频平台却无休止地推送各种钓鱼视频给我,海钓的,黑坑的,水库的——更有意思的是对于一般视频没什么耐心的我却对钓鱼视频有着极大的耐心,几乎从不快进。
我也不知道这个是不是个例,但是我周围喜欢钓鱼的男性比起喜欢数学的男性来说起码多十倍,至于说喜欢看钓鱼视频的男性的数量恐怕会让人大吃一惊——虽然我没有做过统计,不过相信这不会是个小数目。
像这种与生俱来的兴趣谁也挡不住,不过更多的兴趣却是在后天被发掘的。比如说喜欢汽车,喜欢音响,这些都是工业时代以后才出现的爱好,和祖上的基因并没有什么联系。出现时间又短,又和生存不挂钩,恐怕没那么容易刻进基因,所以看起来这些兴趣大概是被培养起来的?
其实我何尝不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学好某项技能最好的办法就是对这个事情感兴趣,但是最让我无奈的是:有时候我发现无论我怎么努力去培养兴趣,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
一个直接的例子就是学英语。我也知道英语很重要,也很想学好英语,于是就尝试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我疯狂地看原版片,听原版歌,但是到现在也只能依赖字幕,现在对好莱坞的片子兴趣倒是不小,但是让我学英语。。。
所以我就在想,兴趣这个东西,也许并不能被培养,只能被激发?
这有什么区别么?
培养,是从无到有;激发,是本来就有,只不过一直沉睡然后突然唤醒。
现在为了孩子读书,家长一定是不遗余力的各种尝试,相信也有很多的家长是从培养孩子的兴趣入手,但是经过不懈的努力到头来发现孩子依旧是看见学习就想逃。可还有很多的家庭条件根本不允许,孩子学习的兴趣却很浓厚,家长也谈不上什么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正确的教育观,甚至就是一句朴素的不读书你还能干啥。。。
所以我其实对于培养兴趣这个说法的态度是很悲观的,我并不认为一个人的学习兴趣是可以被培养出来的,只能说是被激发出来,也许这个才是事情的真相吧。当然,作为家长来说总要不断尝试方法,看看能否激发出孩子的兴趣,但是一定要对结果平常心。
当然,有兴趣了还是学不好,这是另一个话题,只不过这个话题没什么讨论的必要,那就是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