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早是用身体长度作为衡量标准?比如手指长度、步长、臂展?
【本文来自《“射”和“矮”字形字义完全搞反了?外国老爷爷驳斥高晓松》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说了那么多,始终是在绕,不断在绕,在说矢到底有多牛,但是就是不说为什么单单凭着“一矢之地”,矢就有资格作表示测量用在表示短矮这种字上,为什么就不见别的明明白白的测量单位反而根本没有机会用在类似的字上。既然前面的回答里说【大规模武装的,只能是长矛和弓箭】,为什么矛不管到底是长还是短吧,为什么矛也没机会表示长度,偏偏就只有一个矢可以表示长度?而且也不说为什么现实生活里都根本不用二矢三矢这种测量方式,反而偏偏在造字上面才想起来“矢”有测量的意思。
至于说【矢是一个很精确的测量单位】,如果真那么精确,本来就应该出现二矢三矢这种表述出来。一里地可以折算成多少步,也就可以同样折算成多少矢。没有这种说法,就恰恰说明矢其实就是限死在“一矢之地”的表述里,人们根本也没再打算拿矢去量别的东西。这就还是我上次说的,一水之隔、一山之隔,还可以再加上比如一城之隔、一村之隔,你可以说这些字都有测量的意味,但是说实在的,所谓的测量,就是表示一定的距离而已,就算你说得一矢的距离再精确,那也还就是表示一定的距离而已。
而且问题最大的地方在于,从来没有字典词典说过矢有测量的意思。说测量都是现代网友的发明。看来古人真的是蠢到家了。
矛怎么表示长度?你还想继续捡回来说标枪?
如果用矛的长短作为长度,问题是人类更早的是还有身体长度作为衡量标准。
比如手指长度,步长等等。这种情况,那我前面说了,已经有了对应的距离标准了,请问矛提供了什么距离?
反而矛会被当作被衡量的长度,被臂长或者身高步长等等距离标准衡量。
就如同罐头盒,最终是被工业时代的标准化距离所衡量,而不是用来衡量工业化的标准距离。
至于一矢之地,我都说了,这东西更精确,必然你不能用山、水、村镇去衡量,虽然其实现在本来就有类似的“三站地”也就是说大概坐公交车 3 站距离的长度表示法。但是很明显,车辆的行驶距离必然比山水村镇更精确,但是却并不是真正精确。
而且,山、水、村镇的距离,明显已经超过了人距离认知的需求。
就如同南美当初很多人类的原始社会,数学只到 3 或者 5 等等 ,超过这些数字,就改称呼为很多。
所以,很明显,箭矢的射程,对于当初人类来说,已经是距离认知的极限了。
超过弓箭射程的距离,对那个时代的人类有什么意义?
等真需要多箭矢射程,甚至还有不同弩射程不同的时代,人类早就用其他的替代距离来衡量了。
就好比现在,公制单位后,你还会去用手胳膊去衡量长度吗?即便用,也是要提前量好自己身体的特征长度,之后即便用手去衡量,也是为了得出公制单位了。
也就是说,弓箭射程作为长度单位的时代,人类不需要 2、3 个射程的距离,等人类需要 2、3 个射程的距离,人类也开发出来了对应的长度单位了。而且基本可以猜到,人类需要 2、3 个弓箭射程的时候,肯定已经进入农业时代了。在农业时代,衡量弓箭长度,已经可以改用步长了,而从步长,肯定也演化出来了衡量农田的对应长度单位。
所以,你衡量 2、3 个单位的弓箭射程长度,你还是要跑到对方阵地里面才能衡量。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对弓箭射程的多倍距离,在那个时代没有需求。这个距离就是上限距离。
等需要多倍距离的时代,必然是和平需求,到了和平需求,那么必然有对应的距离单位。
包括到了工业时代,人类需要更精确而且统一的长度单位,所以人类放弃了传统的不精确定义,改用了一些更科学的办法确定长度单位。乃至在前几年,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人类把度量衡直接和物理学常量挂钩。
其实弓箭射程,人类在有了大规模军事行动后,弓箭射程反而被步长衡量了。因为大规模战争,需要有一定的射程标准化来保证弓箭的落点符合预期。这就类似,米,本来是用来衡量光速的单位,现在,反而米被光的光速反过来定义了。
所以本质来说,距离的长度定义,本来就是变动的,弓箭射程作为某个“落后”时代的距离标准,根本没什么置得怀议的。
而质疑古人连冶金都不会的时候,就能说出应该用罐头盒作为计量单位,本身才是置得嘲笑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