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经济本质是将用户为内容付费的消费习惯,扭转成用户沦为流量提供者,再变现

【本文由“飘风震海”推荐,来自《很多人不明白盗版的真正危害在哪,真正危害在于消费习惯的养成》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不,你没明白关键。

我已经说了,‘流量经济的本质,就是将用户为内容付费的消费习惯,扭转成用户成为流量的提供者,然后资本再用流量变现的消费模式’,在这里,内容不再是需要付费获得的物品,而是以免费形式换取流量的筹码,这才是免费经济的核心。

而流量为王必然带来的就是流量霸权,因为小而美的内容提供商是可以存活的,哪怕是起点这样的巨无霸存在,依旧还有很多其他书站存活(顺道一说,书站不是流量霸权,因为它本质不是靠着流量变现存活,至于你说的推给你的书不是质量优先,这其实是另一个问题,不过没必要在这里展开说),但是小而美的流量平台无法存活,流量只有集中才能变现,所以比起内容提供商来,流量经济会天然的霸权化。

至于你说的行政干预让流量经济不作恶,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流量经济真正的‘恶’其实不是啥干预政治,这离中国还比较远,而是将内容的价值弱化,这就是如今流量明星大行其道的原因。因为这个经济模式需要的是‘流量’而不是‘内容’,当资本发现,我不需要用好的内容去和用户换流量,而是只需要树几个流量明星炒作他们,就可以得到流量的时候,那么好的内容自然就没必要存在了,这就是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

你会发现,在这里,流量经济已经开始扭曲用户的消费习惯,原本应该是‘资本提供用户喜欢的内容换取用户的流量’,变成‘资本提供内容,无论你喜欢不喜欢,都得给我流量’,因为流量资本已经成为霸权,除非你想和世界脱节,否则你没得选,哪怕流量霸权给你提供的不是优质文化作品,而是各种撕逼各种流量明星八卦,你也得吃下去。

其实这种现象不是中国独有,欧美国家都或多或少的在发生内容弱化的现象,只不过老牌欧美国家代表内容的资本力量足够强大,所以没有像中国这么不堪一击罢了(这就是我说的消费习惯,中国因为一直以来的‘盗版无罪论’,所以其实根本没有强有力的代表内容的力量,于是在流量大潮面前,内容像是沙滩上的堡垒一样一推就倒,比批量造星的发源地韩国还要凄惨)。

ps:在我写这条的同时,收到了另一个网友的回复,‘刘慈欣不是靠写书活下来的,凭什么现在的网文作者就要靠写书赚的“正版付费”活下来’,你看,现在你明白盗版对于人的消费习惯乃至整个价值观的扭曲了么?

2021-05-15
社会 财经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欧企高管感叹:中国着眼二十年,我们却...

“两人再度激烈争吵,爆粗口、训斥、扔地图都干了”

7年来首次,9月归零!

特朗普还嘴硬:莫迪保证过不买了

政治噩梦!“这是对欧盟外交地位的公开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