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在农村盖房,从老屋拆下第一片瓦开始,都是左右邻居义务过来帮忙

【本文来自《我也曾质疑过姑父,只有小学文化的赤脚医生,听完父亲讲了他的事迹后我肃然起敬》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那时候啊,家家户户收入都不高,村集体还存在,但已经允许村民进城摆摊卖鸡,卖蛋,自由销售了;那时候,人与人之间交流,是浓浓的亲情,互相帮忙,从不谈金钱。

举例:在农村,80年代,盖房子,是这辈子最大的事,几代人的积累,才会盖新砖瓦房;从消息传出,从老屋房顶,拆下第一片瓦片开始,都是左右邻居义务过来帮忙的,根本不用请,到了饭点,各回各家,从老屋拆下的材料,码放整齐,一砖一瓦,全是众乡亲,经过滚热的双手,传递下来的。

这边拆完,那边新宅基地要夯实基础,又是村里青壮年,抬着石辗子(辗麦子的,重达300斤),连续多晚整理地基,有专业人士在边吆喝鼓劲,这真是力气活,一圈下来,人人湿透衣服,最多喝口糖水,也是不要吃,不讲金钱,但毕竟是重体力活,都会准备好消夜,帮忙的众乡亲,再三客套,才坐下来吃。

新宅基地要不断补充土方,也是众乡亲出力,出板车,到堤上拉土回填,牛与马是公家的,用不得,纯人力用板车拉,一车一车......

这就是农村,左右乡亲互帮互助,从不讲金钱。

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农村,以前互帮互助的现象已经在我老家农村永远消失了,御砖,石,水泥.....开口就是钱。

以前那种不讲回报,无私互帮互助已经是遥远的回忆了,这可能是社会进步带来的改变吧。

毕竟都要生活,对不?

2021-05-10
生活 历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解决了生存问题,中国人开始在太空搞文艺了

“人脸识别失败”,六张照片公布,嫌犯仍在逃

“中企有回旋余地,中方也必将反制”

全民反诈:一场没有硝烟的“心智战争”

中国“枫桥经验”,所罗门群岛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