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1600万女性因被欺骗结婚而痛苦终身。
文 | 康+1
同妻是什么
“我丈夫是一个gay,从头到尾,都在骗我。”
四川大学女教师罗洪玲生前在晋江论坛写下了这句话。
在收到丈夫道歉的当夜,年仅31岁的罗老师,由于遭遇同妻而长期饱受精神抑郁的折磨,走到了13楼公寓的阳台了结了自己的生命。
同妻是一个弱势隐秘的群体,她们被人欺骗而结婚,被流言蜚语打压,为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承受痛苦,不敢大声申诉,她们数量庞大、年龄各异。
如果不是罗老师的纵深一跃,或许这个群体的问题,一直都不会公众知道:不仅忍受虚设的婚姻,还要遭受冷落、漠视、家庭暴力、艾滋病的威胁。
Gay与骗婚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达,Grindr、Blued、Aloha、G友各大同性恋交友软件被成千上万的Gay运营的风生水起。
2014年,据科学研究院的平均统计,我国同性恋人数可达7000万,占比达5.38%。后来国内普遍估计同性恋占全国人口的3%-5%左右。即14亿人里有4200万到7000万的同性恋。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刘达临教授估计男同性恋者80%以上会选择结婚,其中90%会进入婚姻或已经在婚内。
卫生部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张北川教授,在其科研结论中指出:80%进入婚姻或已经在婚内的男同主要生活在大城市,且多数受过大学教育。
而他们面临社会习俗的压力,往往选择隐蔽自己的倾向,并为了应付偏见,选择欺骗而来的婚姻。
于是,一个无法掩盖的事实就是,女性可能或已经成为同妻的概率越来越大。
当我们搜索“形婚吧”,可以看到每个小时都有全国各地的男同女同在发布寻找形婚对象的需求帖。
形婚贴吧上大量同性恋的征婚需求帖
发布形婚需求贴的同志,还是很好的,他们并没有隐瞒其性取向,他们坦诚的表达了自己的需求。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大批量想要通过骗婚来组建家庭、繁衍子嗣的Gay。
同城交友群中的Gay向网友求助如何骗过妻子
身患艾滋的Gay咨询医生如何骗妻子
Gay费尽心机争夺孩子和财产
各种社交APP上,关于女性被Gay骗婚的遭遇层出不穷、屡见不鲜。
豆瓣搜索女性被Gay骗婚的经历
知乎上女性所遭受的骗婚事迹
一名Gay骗婚路上的心路历程
一份2015年的调查报告显示:
中国有1600万以上的同妻,而且超9成遭受过家庭暴力,其中38.7%遭受肢体暴力,15%遭受严重家庭暴力,37.6%遭受家庭冷暴力。
事实上,大众所知悉的中国同妻数量1600万已经是10年前的历史记录了。在2021年的今天,这个数字究竟翻了几翻,我们不得而知。
维权不易,离婚还难
由于受社会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的同妻都选择了沉默和隐忍。
我们判决离婚的首要标准是夫妻感情破裂。在2021年最新生效的《民法典》中,1260条法条里,竟找不出一条可以直接用来保护这上千万的弱势隐秘群体。
不论是无效婚姻还是可撤销婚姻,都不涉及对遭受同性恋骗婚的保护。我国至今也未将欺诈——隐瞒性取向骗婚纳入离婚过错。
也就是说,遭受欺骗的女性,无法让那个欺骗者承担责任,更糟糕的是随着离婚冷静期的到来,离婚也变得更困难。
讲一个酸楚的段子:
法官,他是同性恋,我要离婚!
那你如何证明他是同性恋呢?
我XXXXXXX。
网络随便一搜,你就可以看到其中的艰辛。其中的“同性恋骗婚可以索赔吗”的搜索,都是两百多万条结果。
如果无法追究这些不负责任的欺骗者责任,那如何让他们不继续作恶?难道靠道德的感召吗?
同性恋是很正常的,但是因为自己的逃避而欺骗别人,就是邪恶的。
立法的小bug,却带给这一群体无尽内心的苦楚与煎熬、身体的摧残,甚至还会伴随终生的心理阴影。
很多年前,我有一个朋友,就曾遭遇这样的婚姻,费尽千辛万苦离婚。
而她孩子还必须面对一个根本就不想认他的父亲,她所遭受的痛苦难以想象,至今都没有从痛苦中走出。
我们只希望,在这样立法越来越密的时代,是不是该分一点关心在这一群痛苦的女性身上呢?
世界的离奇痛苦太多,只希望大家不再漠然。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故事要讲,或者你需要法律的帮助,都请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