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来拍过几百场婚礼,感觉变化很大,这是形成产业和分工细化的结果,也有资本炒作

【本文来自《年轻人的婚礼,也长成了“网红脸”》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不是婚礼摄影师,但十来年,婚礼也拍了几百场了,现在还在拍,从婚礼包装的角度看,感觉变化还是很大,这是形成了产业和分工细化的结果,也有类似文章里资本炒作的不良趋势。

我的拍摄风格偏纪实和抓拍,从内心不喜欢定制包装团队的摆拍,新人婚礼前几天就进入紧张状态,很多在前一天熬通宵,婚礼当天很累,这种累是身心疲惫,其实这种累从新人婚纱照开始了,照片里的幸福真成了“幸福的一瞬间”,其他时间都是各种摆,各种换衣服,改造型、化妆,非常累。

再说回纯商拍的婚礼当天,新人5点半起床,化妆师,摄像、摄影师到场,各种配合摆拍,各种情节设计,包括睡衣版新娘,各种光效的戒指、婚鞋、头戴,摆拍爱抚婚纱各种向往特写细节,再在新郎登门前户外花园绿地伴娘群拍,相当于一套写真了。

新郎那边也是,出发前各种摆拍,都是摄像师导演的各种情节,再回去等待上门接亲,各种摆拍……接到到新房,又是各种造型,情节,酒店又是各种摆拍,包括按照包装要求拍摄场景布置……一场婚礼下来,一对新人基本就是木偶,甚至成了某些婚庆公司的工具人,话说回来,没有那么多摆拍所谓的“场面”和“造型”,怎么能吸引甲方一对小爸妈?

但我个人的习惯是,简单了解下策划,尽可能真实完整记录下新人的婚礼过程,如何传递感情与共鸣,做有温度的摄影师。

除了配合拍摄下规定动作,除了新人的光鲜靓丽,也拍一下父母的朴实与他们刻在脸上的岁月痕迹,更多表现一下两代人的真情流露。

还会拍一些他们家里固有的陈设,甚至家里熟悉的猫狗,若干年后,他们看了一定会感慨的。

接亲过程中,新人的亲友,他们的表情瞬间也是新人婚礼氛围的写照,新郎的得力哥们,新娘的要好闺蜜,再到双方亲戚同事,仪式上,除了场面本身,新人之间、双方家庭的感情自然流露,也是抓拍的重点。

婚礼毕竟是感情的产物,这些画面在未来足以让新人以及家庭带来更多美好的共鸣与回忆。

2021-05-03
社会 生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特朗普自以为握着所有底牌”,反而让各国找到新机会

“美国自己不够用”,欧洲都不知道要买什么援乌

北约秘书长竟帮腔:中印敢继续对俄贸易,等着制裁

美犹他州跟着挑事:这项投资收益颇丰,但就不卖中国

“中国人才都回国,美国损失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