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存不到钱这种事情,和近些年鼓吹的消费主义脱不了干系
【本文来自《超2亿人单身,单身经济爆火,我国家庭呈现单身化趋势》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两亿单身里面工资两万的有百分之一吗?单身也存不到钱是因为看电影旅游花完了,年轻人储蓄意识淡薄,不是因为工资低?
百分之一肯定没有,不过,存不到钱这种事情,和近些年鼓吹的消费主义脱不了干系。
像新闻里说的,“在一线城市,大约40%左右的单身青年都处于“月光”的生活状态;随着城市等级向下及月收入的降低,“月光”比例大幅提升,四五线城市的单身年轻人中,“月光”人群所占比例高达76%”。
而与此对应的,就一些“非必需”的“手办”“化妆品”“游戏”“潮牌”“炒鞋”价格水涨船高。
难不成这些东西都是必需品?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被各种社交平台鼓吹的消费主义和“为自己而活”的假精致,才是让这些年轻人存不到钱甚至超前消费的主因。
大家心中都有底,身边最能花钱最敢花钱的是谁?基本就是单身同事,如果到了适龄超龄还是没对象的话,那钱花的更狠,基本逛的都是更高一级的商超。
举个例子,一个盲盒58元,里面的小手办还没半个拳头大,人家一买10个起步。
一件汉服1000+,绝版的5K往上。
背着lv挤地铁,月薪5k不到迪奥各种色号要配齐,腊梅啥的来一套。
鞋子1k入门级,游戏重金淘正版。
各种溢价的网红店走起,逛迪士尼买个FP。
美其名曰:提升自己,花钱买点儿网课过期都没看。
敢问把这些东西从自己生命中摘出去了影响生活吗?
真过到中科大那位博士份上的有多少,说多了也就是说“取悦自己”。
就算买不起房准备终身不婚也无所谓,对未来绝望所以花钱在自己身上也正常,但是父母生病了连几千块都拿不出来就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