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转移支付出炉!北京最担当,广东最憋屈,宁波最自立,黑龙江最尴尬

  ◎智谷趋势(ID:zgtrend) |  路口大爷、黄汉城

  巨变,往往就藏在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之中。

  前几天,财政部公布了“2021年中央财政预算”。这个账本详细列出了2020年中央转移支付的情况。

  通常来说,中央的布局和运筹往往会深刻影响一个地区的发展走向。

  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之上,每年都有数以万亿的央地资金在腾挪转移,来去之间,西南崛起了,雄安出世了,内循环的大通道一步步打通。

  去年,中央对地方的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高达8.3万亿元。这场史诗级的大腾挪会给中国的区域版图带来了什么样的巨变?

  为了消除数据波动的干扰,我们放在更长的时间周期里考量,梳理出了过去五年31个省市区所获得的中央转移收入。

500

  这张表,透露出了诸多秘密。

500

  北京最担当

  做一个大家庭的嫡长子,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问问北京就知道了。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的研究, 十二五期间全国31个省市区,有22个省区市需要中央财政予以“净补助”,它们共获得中央补助收入12.09万亿元。

  能做到财政收入“净上缴”的省市区只有九个: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天津、山东、福建、辽宁。

500

  请记住这些了不起的省份,它们共计为国家财政贡献了14.76万亿元。

  通过中央层面的转移支付,这九个省市区的财富源源不断的给其他地方输血,维持全国一盘棋的均衡发展。

  其中北京的付出最多,五年时间里净上缴了3.6万亿元,排名全国第一,分别是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辽宁的1.15倍、1.7倍、2.2倍、7倍、10.8倍、65倍。

  但是2016-2020年北京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拿到的中央转移支付却比广东少3042亿元、比江苏少3432亿元、比浙江少192亿元、比山东少8873亿元、比福建少1915亿元、比辽宁少7568亿元。

  可以说,北京喝最少的奶,挤了最多的草。

  这便是大国首都的担当吧。

  由于帝都的地位,北京虹吸了全国最好的资源:投入超5000亿元的南水北调工程中北京受益最大、八成以上的中央企业布局在北京、全国1/4的双一流大学聚集在北京……

  全国各地共同托起北京,使其得以成为中国最耀眼的超级城市。

  如今,北京奉上自己的钱袋子,也算是一种反哺吧。

500

  少数民族聚集区人均最高

  能拿到政策和资源的倾斜,也是一个地区的本事。

  四川、河南这两个人口大省,每年都从中央拿到最多的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但是摊到人头上,四川、河南却未必是最多的。

  如果按人均获得的中央转移支付金额来看,西藏才是最大赢家。年人均5635.2元,放眼全国绝对是珠穆朗玛峰的水平,是沿海富省广东的38.5倍。

  之前火遍全网的男孩丁真,出生于四川甘孜,2020年四川省从中央获得的人均转移支付金额是681.5元,如果他出生在海拔更高的西藏,直接是四川的8.3倍。不得不说,投胎真的是一门学问。

  大家仔细看下边的图片。这是中央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的人均排行榜。

500

  发现排名前6位的省区有什么特征没?

  除了甘肃,清一色都是西部的少数民族聚集地。西藏、宁夏、新疆、内蒙古是少数民族自治区,青海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比全省接近一半。这些地方是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之一,财力缺口较大。

  与此同时,它们又多为边疆地区,担负着守住国门的重任。从全国一盘棋来看,这些省区对维护中国的稳定至关重要,拥有极大的战略价值,从中央拿到更多的补贴也就无可厚非。

  2020年,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的人均金额分别为5635元、2372元、1397元、1375元、1086元。

  平均值高达2373元,是云南的2.7倍,江西的3.7倍,安徽的4.1倍……

  而甘肃这边,除了有相当数量的民族自治州、民族自治县,更大的原因是甘肃的人均GDP全国最低。2020年甘肃人均GDP仅有34059元,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500

  虽然中国已经在打破吃大锅饭的思维,以都市圈和中心城市来主导资源的配置,但如果发展的成果不能全国共享,那么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

  唯有最贫穷最落后的省份也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收入水平,那才是真正的历史性时刻。意义,或许远高于大国逐鹿。

500

  广东最辛苦?

  再来看看中国最大的财政奶牛之一,广东省。

  很多人不知道,广东虽然经济发达,但是高考一点也不轻松,一本录取率常年全国垫底。广东的学子要考个985/211真的太难了,堪称地狱模式。

500

500

  与此同时,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之地,每年净上缴中央财政与北京旗鼓相当,位列第一阵营。但其人均获得的中央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则是全国最少,仅有146.2元。

  你说,憋屈不憋屈?

  其实,广东是全国发展最不均衡的地方,中国最富的地方在广东,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珠三角富到流油,粤东西北则穷到苏北人看了都要“掉泪”。

  中央转移支付少。作为支撑该省财政重担的省会老大哥,广州便只有四处开源了。

500

  (来源:搜狐城市)

  同样是一线城市,2020年北上深的土地财政依赖度都不到50%,唯有广州突破100%,达到惊人的149%,在全国所有重点城市当中排名第二。

  近年来广州在卖地上活力全开,土地财政依赖度一直居高不下,背后多多少少都有点无奈的意思。

  广东人民,你们确实辛苦了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当年中央让广东率先打开国门,赋予广东先行先试的权力,现在先富带后富,也算是历史使然。

500

  宁波最自力更生

  中国有一类城市很特殊,叫做计划单列市:大连、厦门、青岛、深圳、宁波。它们都是副省级城市,行政上仅比直辖市低半个级别。

  由于这几个城市在财政上直接对口中央,所以每年的中央财政报表中,除了各个省份之外,也会公开计划单列市的相关数据。

  经过梳理,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细节,叫做“宁波现象”。

500

  2016年-2020年五年间,中央对深圳的转移支付总额为1086亿元,大连861亿元,青岛833亿元,厦门480亿元,宁波402亿元。

  看出门道了吗?

  厦门的人口400万,只有宁波的一半,但厦门获得的中央转移支付跟宁波是同一个量级的。

  大连的人口700多万,比宁波还少一点点,但大连获得中央转移支付是宁波的两倍有余。

  总额上,宁波明显垫底了。如果看人均金额的话,宁波的心理阴影面积也不小。

  过去五年,宁波平均每个人获得的中央转移支付金额为49元,而深圳为85元,青岛89元,厦门大连117元,上海131元,天津176元,北京209元,重庆289元。在九个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中,宁波倒数第一。

  这座城市,不容易啊。

  十年前,宁波因为惨遭美国金融危机所引爆的全球性萧条,导致外需萎靡,重化工过剩,连绵20多公里的临港工业带黯然失色。城市的命运由盛及衰。

  而宁波人一直瞧不上的省会杭州,凭借数字经济冉冉升起,成为了中国互联网之都。甚至连隔壁的小舟山,也连接获批国家级新区和自贸区,牵动高层视野。

  宁波上上下下弥漫着一股失落感。外界说它陷入了“失去的十年”,学界说“临港工业附加值低不能再扩大了”,本地人则惊呼“宁波被抛弃了”……

  但是,宁波并没有轻易认输,反而积极寻求产业转型之路。

  2011-2016六年间,宁波常住人口平均每年增加仅4.4万人。但2017年一下子增加13万,2018年又加码到19万,2019年更是高达34万,仅次于杭州、深圳和广州,排名全国第四。

  从中央补助的角度来看,宁波在几个计划单列市中是最为自力更生的。但宁波的发展势头,一点也不比别人弱。这便是神奇的“宁波”。

500

  黑龙江最尴尬

  2016-2020年,中央对黑龙江的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总额为1.6万亿元。在31个省市区当中,排名第六,属于中上游水平。如果算人均的话,黑龙江是少数民族聚集区之外,极少有的超过1000元/年的省份。

  所以,中央对于黑龙江的扶持程度其实是很高的。

  不过,近五年来黑龙江的GDP增速经常全国垫底。这里就像个吸金洼地,不投钱肯定不行,但投钱了似乎声响也不大。

500

  这一点,与西南板块的贵州、云南有着天壤之别。近年来,这两个省份乘着中央扶贫的东风GDP增速经常轮流卫冕全国。

  昔日的穷乡僻壤昆明,其GDP早就超过了沈阳、长春、哈尔滨等东北工业重镇,下一步恐怕就要轮到大连“瑟瑟发抖”了。

  东北与西南三省(广西、云南、贵州),一个是面向东北亚的桥头堡,一个是面向东南亚的桥梁,两者都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不过,这两个板块在中国的经济地位已经越来越不相同了。

  2016年-2020年,广西、云南、贵州从中央拿到的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比东北三省多出6995亿。

500

  西南三省得到了更多的厚爱。

  展望未来,西南三省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的权重,或许会进一步拉开与东北的差距。

500

  纵观中国的财政史,只要每一次发展周期有所更替,各地获取的转移支付力度便会出现变化。

  但变的钱,不变的是中央均衡发展的决心,以及那双有形之手调配资源的力量。

  当然,中央的扶持,并不意味着一切。

  早前,浙江、福建被视为海防前沿阵地,中央甚少投资,加之上个世纪备战备荒的三线建设中,还有大量工厂被转移至内陆省份。以至于改革开放之初,浙江、福建的很多城市一穷二白。但今天浙江和福建还是发展起来了,说明自发的市场经济活力也能改变一个地区的命运。

  而在东北地区,每年中央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东北振兴项目都有专项拨付,全力支持老工业基地的发展。不过,由于缺乏思想上的出海口,东北至今还在复兴中途。

  因此,比起自上而下的扶持,自下而上的探索对地区发展来说可能更为重要。

2021-04-08
财经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