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一怕虫子,二怕涝,三怕旱,从播第一粒种子开始,就开始辛苦了

【本文来自《我老家以前是棉产区,打药防护不好很多人中毒,采摘棉花真是披星戴月》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是啊,我老家湖北天门市,种植棉花,真的辛苦,而且棉花生长周期特别长,中间还要面对天灾,弄不好,一年就白忙乎了;

棉花一怕虫 子,二怕涝,三怕旱,中间还要不断施肥;这么说吧,棉花从播第一粒种子开始,就开始辛苦;

为了科学育种,所有棉籽全部摊开,一粒一粒选,要颗粒大且饱满的,然后,做营养钵,这个有专用工具,用脚一踩,就有了,中间有个凹陷的地方,把种子放进去,然后,放进塑料大棚崔芽,但又怕倒春寒冻死,当老爷爷般祠候着,到了4月,移栽到棉田里,随着温度升高,开始拔苗,从长出第一片叶子开始,地里的害虫因为春天而苏醒,开始吃棉叶,于是,就开始打农药 ;

当年农药,统统是剧毒农药,什么1659,甲铵鳞,还有滴滴胃,湖北沙隆达产的!!

农药,初期有效,但虫子也不笨,漫漫进化,有了耐药性,慢慢的农药就失效了,于是,只有加大剂量,结果是虫子没有杀光,人却中毒了,农村这事司空见贯,太多了,太多了。

喷雾器打农药,通常是退步走的,逆着风的方向,鲜有戴面罩喷的,夏天天热,都是薄薄的单衣,甚至直接光着膀子,农药可能经皮肤渗透进身体里导致中毒。

现在科技进步,有了高效低毒农药,但剧毒农药还是有,并未完全杜绝。

以前我老家长期吃棉油,就是棉籽油,2000年后,就不吃了,吃调和油以及菜籽油。

一句话,“谁知盘中餐,粒粒毕辛苦”,我们每一粒粮食来得都不容易,请节约!!

2021-03-29
社会 生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特朗普突然转向,黄仁勋来华宣布“好消息”

“特朗普自以为握着所有底牌”,反而让各国找到新机会

“美国自己不够用”,欧洲都不知道要买什么援乌

北约秘书长竟帮腔:中印敢继续对俄贸易,等着制裁

美犹他州跟着挑事:这项投资收益颇丰,但就不卖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