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筚路蓝缕”中“蓝缕”还是“褴褛”的考察

这是关于另外一个帖子中提到的关于“筚路蓝缕”还是“筚路褴褛”的相应考察。

先说结论,两种方式都可用,但推荐前者,因为前者是目前认为的最早出处。但后者是至少在西汉便出现的用法,且已得到历朝历代认可,很难称其为错。

首先,上此词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

以下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春秋左传正义》。

500

500

500

可以看到,书中原文为“筚路蓝缕”,首先可以先明确这一件事,此成语中用“蓝缕”二字是正确的。

按照唐代孔颖达(唐初经学家,贞观十四年奉命编篡《五经正义》其中便有《春秋左传正义》)正义引用《方言》所释:楚谓凡人贫衣破丑敝为蓝缕。蓝缕谓敝衣也

其实不用翻译,大家能直接看明白,就是说《方言》这本书里记载,楚国人把破旧衣服称为蓝缕

《左传》中宣王是指楚宣王。

同时附上繁体版的相应段落。

500

500

那么接下来,是上面提到的《方言》

《方言》全称《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作者扬雄(公元前53—公元19年)。

具体说明请看百科,就不在这里引用了。

下面是《方言》中有关“蓝缕”的部分:

500

以下是清代《四库全书》收录中的刻印版。

500

500

500

《四库全书》收录的相应段落与前文基本一致。

但注意“注释”中的小字:今左传作蓝缕,服虔注云:言其缕破蓝蓝然。疏引《方言》楚谓凡人贫衣破丑敝为蓝缕。

这里与之前《春秋左传正义》中引用《方言》的段落一致。服虔为汉代经学家,前文提到的孔颖达便是在这位服虔所注《左传》基础上继续研究。

可见,在为四库全书版《方言》写注者的时代,《左传》中写作“蓝缕”且认为《方言》中同样写作“蓝缕”。

但同时,编篡的《方言》中,记作“褴褛”。

编篡四库全书版《方言》者,也不确定两个写法谁真谁假,或者谁更真,只能全部记下来。

另,为四库全书版《方言》写注者,是书中注明的晋代郭璞。

总结:

其实没什么可总结的了,事情很清楚,在我们漫长历史的流传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两种写法便都流传开,不知谁真谁假。

这个确切时间虽然不能确定,但可以肯定早于晋代,否则晋代的郭璞不会特意写上注解。

并且,因为其注解引用的是东汉服虔对蓝缕的解释,那么至少也能肯定“蓝缕”的写法早于东汉

反而“褴褛”一词,最早出自西汉扬雄《方言》,虽然现代流传版本写作“褴褛”,但经过上边对比可以发现,至少编篡《左传》的东汉经学家们所持版本里,是“蓝缕”

这个问题考察到现在,已经从语文问题,成功变成了考古问题

期待专业人士解惑

就目前而言,如本文开始所说,两个用法都可以,但推荐使用“筚路蓝缕”,这个用法至少可以明确追溯到东汉。而“褴褛”一词的出现,具体年代暂不明确,如果有历朝历代的《方言》古本参考,尤其是西汉初版的,或许能解决。

2021-03-22
文娱 教育 历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男频一哥身陷“霍去病”危机?别回头!戏说时代结束了

“损失惨重的100天”,他俩会掰吗?

美国一季度GDP萎缩0.3%,特朗普嘴硬:关税没错

美乌终于签了矿产协议,最后一刻仍在“拉扯”

挑起对华贸易战,“特朗普让美国娃准备:为国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