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死我了,人家从一开始就是“蓝缕”不是“褴褛”,筚路褴褛才是误用

【本文来自《对年轻人文字能力欠缺深有感触,大多数家长学生,还以原来的态度对待母语》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笑死我了,人家从一开始就是“蓝缕”不是“褴褛”,筚路褴褛才是误用。

筚路蓝缕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意思是指楚王乘坐“日常用车”出行(不是车上拉着柴禾),穿着日常的麻布衣服“蓝缕”,以启山林”中的“山林”可不是要折腾什么“开辟山林、烧荒种地”,而是楚王“对蒙昧的教化”。筚路蓝缕一个区别于“战车”,一个区别于“冕服”,讲的是“不尚刀兵,以德服天下”。后有《史记·楚世家》曰: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蒌以处草莽。再后《新唐书·选举志下》说:凡试判登科谓之“入等”,甚拙者谓之“蓝缕”。如果作褴褛,是不是说凡没有登科的都去当乞丐?苏灿高兴死了。

这个词本身就是类似逃之夭夭、空穴来风,被人望文生义给转字了,然后成为约定俗成的新意。用大众理解、认可的意思和写法这没有问题,但是要用通假来质疑原字这就很搞笑了。

2021-03-22
社会 教育 历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特朗普自以为握着所有底牌”,反而让各国找到新机会

“美国自己不够用”,欧洲都不知道要买什么援乌

北约秘书长竟帮腔:中印敢继续对俄贸易,等着制裁

美犹他州跟着挑事:这项投资收益颇丰,但就不卖中国

“中国人才都回国,美国损失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