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去买药,不报会员不问优惠,给啥价格就啥价格,自然觉得不便宜
【本文来自《我现在都不愿意去药店了,网上今天下单明天到,谁还愿意去挨店员白眼?》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网络平台更贵?
上个星期,肚子有点不舒服,没胃药了,就到楼下的连锁药房买了一个温胃舒,三九黄色的那种。之前在网上买过,知道价格比这次在药店买的便宜,当时也是好奇,到底便宜多少呢?然后我算了下,门店一盒六袋26元,京东大药房17.9,整整贵了8块,44.44%。
上次打印机没纸了也是,在楼下文具店买的,一包A4的打印纸也比网上的贵了40多个点。
个例怎么就拿来作为点评整体的依据了?三九感冒灵我附近药店最便宜的低至6.8元一盒,只是要主动报会员号,你不妨去京东大药房看看三九感冒灵颗粒的价格?
当下很多年轻人对于所在地区各药店价格的熟悉度,远不如一些常去药店的老头老太太。你进了药店选了药,一不报会员二不问优惠,别人说什么价格你就什么价格,自然觉得不便宜。那些老头老太太就懂行多了,问活动优惠报会员号码等等一系列操作,能省一毛钱的都不放过,到手的药品肯定要低价些许。
我说有些网络平台的药价甚至比药店的更贵,自然是以我所知能够到手的最低价格作比较。还是以三九感冒灵颗粒为例,应厂家要求,大多数药店标价都是11.8元一盒,但有药店常年给出¥6.8或者¥8.8等等低于¥11.8的会员价以吸引人气。
类似的还有三九胃泰颗粒,标价15元左右,通常会员价不会超过12元。我报上会员号就能以低价买一盒,我自然不会以标注的价格来与网络平台的报价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