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照顾熊猫长江豚之类的动物,是为了生物多样性,却也不意味着人类要去迁就动物世界

【本文由“垨望”推荐,来自《没想到,居然这么多动物被“亮”死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这并不矛盾。

人类照顾熊猫,长江豚之类的动物,是为了动物的多样性。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就得去迁就整个动物世界。

我们可以照顾小一撮动物,但不可能顾及到全世界所有的动物的繁衍生存环境。

就像以前,人类为了生存,绝大多数的动物,都是食物。

城市里的动物,想安心活下去,最好的办法,就是离开人类的栖息环境。

人在人类世界,都会因为车祸,争斗,意外失足等等意外而死亡,每天的数量还不少。

跑到人类世界来的动物,享受着没有其它动物天敌的快乐,然后被人类的一些创造物给坑了。

能怪谁?

死亡会让它们的后代和族群逐渐远离,或者适应人类社会的。

只要人类不要故意大规模去伤害动物,即使是留在人类世界的动物,也会很快适应人类的的环境

况且现在……至少是国内的环境是越来越好了的。

退耕还林,特别是南方这边,林进人退。

山越来越绿,越来越‘荒’,听老人说,已经能听到狼叫声了。

人和其它动物本质上都是在争生存权。

从大局上来说,动物的生存权多了,人类的必然就会少。

所以像这种说什么减少城市灯光以保护城市里动物的做法,完全是多此一举。

甚至可以说是伤春悲秋。

再说得难听些,纯粹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干。

有这时间,你拿起单反去野外拍拍大自然环境中的动物,研究它们的生态环境不好?

自然界那里的斗争更加恶劣,每天死掉的鸟,可比同样面积城市里的,多出几十倍不止啊。

2021-03-05
生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靠万斯“决胜一票”,“大而美”法案惊险闯关参议院

美两员“大将”施压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难啃的骨头”

美国放风:伊朗有动作了

“不如申请成中国一省” ,德国锂企竟如此激将欧盟

“2027年起,整个产业将拱手让给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