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子清华本硕连读,每天十点就睡了,用时间换成绩说明不是读书的料
【本文来自《最新调查:95.5%的小学生、90.8%的初中生、84.1%的高中生睡眠不达标》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在你概念里,学生都是贪玩的玩手机的,没有好好学习的,这个时代孩子原来这么舒服,中国巨大的考试升学竞争压力被你一句话就化解了,作为一个初三家长,对你无比钦佩!
如果是每天认真学习每天按质按量完成所有作业的学生,初中生初一还能在9点前做完作业,初二就要拉倒10点多了,到了初三,这个时间就到了11点以后了,洗洗弄弄赶在12点前上床不错了,早晨6点多起床,洗漱早餐出门,要赶在7:20前到校,周末也不会比上学的时候轻松,初三的周末作业基本都是海量,加上两到三个以上的补习班,偶尔一天能在10点前睡觉孩子就能感到幸福。
玩手机的学生不少,但努力学习的孩子也不少,杀过中考高考血路的孩子,都是刻苦努力学出来的!
在校是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了吗?事实是根本没有。
不说我了,就是侄子在清华本硕连读,也是每天十点左右就睡了,保障第二天上课精神充足。
如果需要用时间换成绩,老实说真不是读书的料。非常建议家长和孩子客观评价自己的实力和优势,确定更适合的自我定位,至少都能轻松一点。
现实是家长不甘心,强行给孩子“吃药”,导致孩子自身的迷茫,才是问题的关键。
节前陪堂哥去六院给大伯做鉴定,好多年轻人排队看抑郁症。
很多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自身能力和期望不匹配造成的。好比田忌赛马,如果不能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努力,结果就是焦虑。如果能接受平凡,然后确定恰当的期望值去努力,大概就能轻松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