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发宝,喊出“不想打就滚”的血性汉子,“卫国戍边英雄团长”

@老简宁

【人物】祁发宝,喊出“不想打就滚”的血性汉子,“卫国戍边英雄团长”   by    剑客高天 

 百川之源,万山之祖。有人这样形容阿里;

千里屏障,定国安邦。有人这样概括边防。

在草木不生的阿里,就有这样一群人,用如火的热忱守卫万家灯火,用铮铮的傲骨安定万里边疆。他们是戍边的战士,是守国的兵将。

驻守藏北阿里高原的边防团团长祁发宝,就是这样一位可敬可爱的戍边英雄。他用21年的如火青春,灌溉着阿里贫瘠却宝贵的土地。

1997年,高中毕业的祁发宝因为家境贫困,上不起大学而选择入伍参军,开始了他漫长而精彩的戎武生涯。

祁发宝常说:“如果没有当兵,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如果没有部队,就没有我今天的成绩。

“苦一点累一点我不怕,我希望能去到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有一名高水平的主官,能跟他学到真本事。”当时,年轻的祁发宝有着西北人的简单直率。

就这样,年轻的祁发宝进驻到西藏阿里地区,这里是世界上最接近天堂的地方,也是一名戍边军人最接近使命的地方。

2005年7月,祁发宝带队骑马巡逻,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波涛汹涌的象泉河,途经一段不足50厘米宽的陡峭马道时,军马突失前蹄、摔下悬崖,瞬间被河水吞噬,祁发宝也被重重地摔在悬崖边上昏了过去,醒来时发现后背被划出6、7道口子,鲜血直流。

2009年7月,祁发宝的父亲突发重病,而他却远在千里之外带队参加比武竞赛,没来得及看父亲最后一眼,老人去世后,这成为祁发宝一生的遗憾。

由于任务需要,祁发宝曾经8个多月没给家人打过一个电话,直到任务结束才向家人报平安。电话那头的妻子泣不成声地说:“你还活着呀?我还以为你不要我和孩子了呢!”

2014年,祁发宝带队在某前哨执勤,每天徒步巡逻距离达30公里以上。为了能在哨所里用上热水,让战士们在睡前洗个热水脚,祁发宝想尽办法改造取暖火炉,利用晚饭后到点名前的时间给大家烧洗脚水,又利用熄灯后的时间烧第二天喝的开水。

连续5个多月,每晚忙到凌晨两三点,烧了6000多暖瓶的开水。滚烫报国心,浓烈战友情,在那300个不眠的夜里具化成祁发宝在火炉前忙碌的身影,又通过一盆盆开水深深地、稳稳地扎根在战士们的心里。

2015年05月03日,第十九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揭晓,新疆军区某边防团营长祁发宝获收殊荣。“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是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优秀青年的最高荣誉,旨在树立政治进步、品德高尚、贡献突出的优秀青年典型。

同年,央视七套《军旅人生》《祁发宝:当兵走阿里》,报道了祁发宝戍守阿里的事迹。

入伍20多年来,他先后上千次带队组织巡逻执勤,80多次参加边境管控行动,23次带领执勤分队出色完成急难险重任务,40余次遭遇暴风雪和夏季雪融性泥石流,12次与死神擦肩而过,陪伴过他的军马有5匹受伤或牺牲。

用忠诚回馈祖国,用生命丈量雪山。一串串数字背后是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瞬间、一个个有血有泪的故事。

20多年里,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中,就有16人曾掉入冰河和雪坑遇险,2人殉职长眠雪山。

他先后被兰州军区表彰为“戍边先进个人”,被新疆军区评为“百名优秀基层主官”,被南疆军区表彰为“昆仑卫士”,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

祁发宝说:“因为在我们的心中,站在没有边界线的国土上,我们就是祖国移动的界碑!”

2012年,祁发宝参加兰州军区战役演习,因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拿着荣誉证书,他不禁扪心自问:假若战争明天打响,自己能当一名合格的指挥员吗?

“非接触性战争”、“远程精确打击”、“电子侦察”……这些演习中出现的新理论新概念,与自己是那么陌生,他顿时感到作为一名高原边防军人的压力。

于是祁发宝在日记上记上了这样一句警言:“作为一名边防军人,不只是戍好边守好防,还要钻研现代军事理论,磨砺打赢的真本领!”

2020年4月以来,有关外军严重违反两国协定协议,在加勒万河谷地区抵边越线修建道路、桥梁等设施,蓄意挑起事端,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甚至暴力攻击我前往现地交涉的官兵。

面对外方的非法侵权挑衅行径,边防官兵保持克制忍让,尽最大诚意维护两国关系大局和边境地区和平安宁。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边防官兵对暴力行径予以坚决回击,取得重大胜利,有效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020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越线搭设帐篷。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蹚过齐腰深的河水前出交涉。

交涉过程中,对方无视我方诚意,早有预谋地潜藏、调动大量兵力,企图凭借人多势众迫使我方退让。

“他们的人陆续从山崖后冒出来,黑压压挤满了河滩……”祁发宝所在团参谋陈鸿宇回忆说,“我们人虽少,可拼了命也不能退呀!”

祁发宝张开双臂挡在外军面前,大声呵斥:“你们破坏共识,要承担一切后果!”同时组织官兵占据有利地形。

官兵们组成战斗队形,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对峙。对方用钢管、棍棒、石块发起攻击。祁发宝成为重点攻击目标,头部遭到重创。

军医韩子伟记得,祁发宝被救出后,左前额骨破裂,有一道十几厘米长的口子。包扎伤口时,“他一把扯掉头上的绷带,还想起身往前冲,那是他最后一丝力气,随后又晕倒了”

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毫不畏惧、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为救助战友牺牲。

官兵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展现出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赤胆忠诚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他们的行为,彰显了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昂扬风貌。

2020年6月的那场战斗后

——“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被官兵自发写在了头盔里、衣服上,刻印在青春的胸膛里;

陈祥榕所在连服役期满的士官100%主动留队,所在团义务兵踊跃申请选取士官继续战斗;

王焯冉所在团18名女兵3次请战,她们在请战书中写道:“愿同男兵一样英勇战斗,甚至流血牺牲!”

赤胆忠诚 ,皆为祖国。

祁发宝所在团的肖思远牺牲后,战友们整理遗物时,看见他在一篇战地日记中写道:“走在喀喇昆仑,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无比自豪!”

近日,中央军委为这5名官兵授予荣誉称号、记一等功——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一个英雄的集体,必然是团结的集体。“团长顶在最前面阻挡外军,营长救团长、战士救营长、班长救战士。”回顾那场战斗,一名指挥员动情地说,我官兵上下同欲、生死相依是这次战斗以少胜多的关键所在。

祁发宝在阿里高原工作的20多年,多次放弃了到条件较好单位工作的机会,有人说他傻,家人也劝他调换岗位。他却说:“阿里确实很苦,如果因为苦大家都不愿意呆在这里,那我们的边防谁来守?况且组织把我放在这么重要的岗位上,只有踏实尽责的义务,没有挑三拣四的权利。”

祁发宝也曾说过:“假如我能活到60岁,那么前20年我献给了学校,我在那里学习与成长;中间20年我献给了祖国,哪里需要我,哪里就是我必须坚守的阵地;未来20年,我要献给家庭,尽最大努力去补偿妻儿为我受过的委屈、流过的眼泪。

”请记住他,祁发宝,他是所有在边防牺牲奉献的英雄军人之一......

来源于:三剑客收起全文d

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
2021-02-19
国际 军事 港台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国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挥霍,直到…”

“美国人,真正该担心的时候到了”

直播:算法向善——共话AI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未来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团体急了:没中国不行

操心中国,美国“黑手”又要伸向马来西亚和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