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成绩家境都很好,但因年龄小,我和同伴眼中的世界运行规则一直是严重脱节的
【本文来自《就我的亲身经历来说,建议家长不要让孩子提早上小学,大家同意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这是你的问题,我上小学时也是比同学都小一岁,但是因为我每次考试都是铁第一,倍受老师青睐,结果正副班长(两个小混混)都来讨好我。谁都不来欺负我,我一点心理问题都没有。
兄台,学习成绩方面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不如说,能提早上学的孩子,学习能力大多都很超前。我小学六年基本没认真学习过,但是成绩一直很好,到六年级的时候,因为想上重点中学,家长就让我去参加数学竞赛什么的,虽然我真没啥兴趣,但是也老实参加了,算是认真学了半年。然后拿了个奖,得了加分,这才能上重点中学。——这是一所全国闻名的学校,整个小学就这么一个名额。
之后一路上到高中,然后高考,进一所一流大学(哪一所我就不说了),这一切都没什么难度,我们全班同学都进一流大学,没有例外。当年我们高考的竞争可比现在惨烈得多,我高考时生物是满分,化学只错了一题扣了三分(这两门我都是课代表),其他科也没有差的,但就这样我在全班高考总分里只能排到十名左右。
问题不在学习,甚至也不在身体什么的,我家境比较好,从小发育就很好,身高一直比较高。我妈说(我不记得了),我只有一年级是坐第一排的,然后每过一年都至少后退两排,四年级的时候就变成最后一排了,从此我一直到高中毕业,坐的都是最后一排或者倒数第二排。
所以受欺负其实也不过是低年级的事情,而且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到了四五年级之后,要论体格基本就只有我欺负别人的份了。加上家境比较富裕,从小家教又严,根本不许我有欺负别人或者不礼貌的行为,因此我其实和同学关系挺好,有很多小学时代的朋友甚至关系一直持续到今天。
但是,这一切看起来挺好,但并非全部都挺好。
问题在于环境对我的心志发育的影响,是心志不是心智。我从小到大,一直懵懵懂懂,不知道自己长大要干什么,往往也不理解身边的人为什么会有某种想法,自己眼中的世界运行规则和同伴眼中的世界运行规则,一直是严重脱节的。
而以我当时的年龄和心志,我根本意识不到这点。
我举个例子,小学时候的例子,我一直记得非常清楚,估计一辈子都忘不了。
应该是三年级的时候,某天放学后和几个顺路回家的同学一起玩。玩着玩着,某个人(忘记是谁了,我一直努力想过到底是谁,但是总想不起来是谁)就说:“我今天不想做作业,我决定明天不交作业了!”这么一说,大家纷纷响应,都不想做作业。而我是属于格外不爱做作业的人,于是份外高兴,感觉找到组织了。于是大家约定好了,回去都不做作业,然后明天都不交。
第二天你猜怎么着,大家回去都把作业做了,都按时交了上去。只有我真没做,真不交。
我当时是真的不理解为什么。
类似这种不理解带来的迷茫,长期影响着我。
在长辈看来的话,他们基本认为我是属于“不够精”的人,当然我自己是不服气这样的认定的,但是客观上,我确实往往在需要争取对自身有利的未来时,表现出超出常人的淡漠和不以为意。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一直很小啊,别人在这个人生阶段该有的紧迫感我一直没有啊。
学习也好,
朋友也好,
异性也好,
考大学也好,
未来也好,
等等。
实际上我一直无所谓。
但当你真长大了,这种无所谓早晚会给你带来一次惨痛的教训。
惨痛得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