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女性”除了自身外,关键是周围社交圈整体氛围,汉人家庭的姑娘就觉醒得早
【本文来自《中央政法委评女记者被家暴:零容忍,乡风民俗也不是“挡箭牌”》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参加学校教育,实现工作和经济独立,始终是妇女维护自身权利的最根本的手段。在西方的炒作下,民族文化和宗教的问题会得政府干预受到限制。民族地区9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应该都普遍接受了学校教育,思想意识和经济能力更加独立,应该更可能保护合法的妇女权益。
光教育、工作和经济独立还不够,我同学的妈妈是医生,收入比老公高,还不够独立吗?关键是周围社交圈整体氛围,如果男女双方家族和亲戚都觉得女人被老公打是活该,女人离婚是丢人,那她也不会采取反抗,但是她的下一代,我同学,因为跟我们这样(家里女人比较凶)的汉人家庭接触比较多,在她的社交圈中对婚姻和女性的评判标准不一样,这时候她的自我意识就比较强了,也更有独立意识和反抗精神。
所以我觉得让这种环境下出身的女性能够短暂的离开家庭、在外面更为平等、权益更能得到保障的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让她和她的下一代能够得到觉悟,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否则落后封闭的观点在他们民族或地区的社交圈一代接一代传承下去,只能让后代都受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