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80后和父母辈,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国家这30年的发展,讲到交通方面更是感慨万千

【本文来自《只有爸妈和咱们这两代人,才能感受到国家建设的速度,我儿子就觉得到哪都应该很快》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确实是这样,讲到交通我也很有感慨。

我是88年的,父母从农村考出来到了城市当工人,小时候每次回农村奶奶家都是路上要脱一层皮的感觉,其实也不远,就都在辽宁省里,但是山路多,整体的路况也不好,一般都是早上五六点去坐那种长途汽车,慢、颠,油味大,车上还很多人抽烟,所以我每次都会晕车。

一般天气好要下午三四点到县里,再坐小巴或者三轮到村边,再走一小段,一切顺利的话七点前能到奶奶家吃上晚饭,但实际上很多时候下雪路况不好,盘山路会开得很慢,到了县里可能就要晚上七八点,这个时候就很少有车到村里了,要等很久,印象里最晚的一次到奶奶家都快半夜了,人都冻木了。

然后大概05年开始就明显感觉到交通要快很多,开始有那种空调大巴,开得稳、快,又禁烟,车次也多了(原来一天只有一班车);然后大巴上高速了,更快,到了县里也是一直有车下到村里。再到11年前后,家里条件好了,买了车,自己开车走一段高速再走一段县级公路(说是县级公路,但其实比起原来的国道也是不差的),直接开到奶奶家门口,高速走几段隧道,全程只要不到四个小时,中间还可以在服务区休息下。现在我父母都不是一定要过年才回去,有时候小长假甚至周末想回去了,早上打个电话让杀只鸡,中午就能到家吃上。

对于我们这种80后和我们父母,尤其从农村出来的,这30年国家的发展是实实在在的有感受的,确实是有着质的飞跃。等到10后这一批,当然他们一样能感受到国家的发展,但很难有那种从“一穷二白”到“什么都有”的直观感受,当然这样也很好,我也不想让我孩子去受我小时候受的那种坐一路吐一路的罪了,日子越过越好比什么都强。

2021-02-07
社会 生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驻哥伦比亚大使:中国来这是为了合作,无意取代谁

谈及特朗普,“很失望,我们成替罪羊了”

“从零开始发展行不通,我们必须拥抱中国”

“简直势不可挡!”美议员又操心起中国了

被当面说“胆怯”,特朗普大破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