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动物园引进一群狼,我带孩子去看,仅是走近狼山就觉得心惊肉跳

【本文由“drupal”推荐,来自《不搞动物表演的动物园暖心后续:游客明显增加》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红山动物园确实非常大,不过进门处有轮椅和婴儿车可以租。他居然是全国最好的动物园,以前我不知道。不过每次去游玩的时候仍然觉得把动物关在笼子里或者圈养在一个小地方,还是残忍,仍然不符合天性。有件事有意思,红山建了狼山,引进了一群狼。不久,我带孩子去看狼,仅仅只是走近狼山就感觉到心惊肉跳,一种觉察到危险的直觉让我内心油然而生毛骨悚然。靠近铁丝网,看到狼群。狼见到来人,有的假寐,有的狼顾,不管我们走到哪里它们都偷偷地在铁丝网内悄悄尾随。而且渐渐聚拢成俟机袭击的阵列。头狼挑衅地和我们对视,后面的狼则俟机隐藏意图,故作漫不经心。不管我们到哪里,一刻也摆脱不掉它们的尾随。那次很感慨,正好读了李微漪《我家有狼初长成》不久,深深领教狼的机敏,鬼祟,狡黠和杀气,我们丝毫不敢逗留,深深感觉到这个高大的铁丝网不足以保护自己的安全,怀着深深的恐惧飞快跑开。

过了好久又去红山,想起那群狼的野性,兴致勃勃地又去狼山探访。可惜,再见狼群,已经全然没有了以前默契的分工,它们三三两两,无所事事懒洋洋地躺着。虽然遗憾,但它们没饿肚子,又不孤单。

去红山动物园,我和孩子特别喜欢看细尾獴。它们的哨兵保持着有礼的姿势,带着好奇的微笑,在和游客的对视中,时间仿佛被凝固。其他的细尾獴则永远忙忙碌碌,打洞掘坑,生儿育女,就仿佛它们是非常勤劳的一个大家庭的感觉。

每次去动物园,都要带一兜子吃的,猴山里的猴子就是一个小社会,母亲带娃,下属讨好,强权当道,猴性的光辉与阴暗就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每日上演。我和孩子喜欢把食物投喂给带娃的母猴和坐在一边郁郁寡欢的老猴。每次看到小小猴依偎在母亲身边的可爱模样,内心都会油然涌起一阵欢喜。

黑熊和棕熊也是被游客惯坏了的动物,它们几乎无所不吃——只要是人类爱吃的正常的食物。不过熊们和猴们离我们都太远了,给慢条斯理的大象投喂食物特别有满足感。一根甘蔗,黄瓜,或者一片西瓜,几根香蕉喂到它嘴边,它的嘴像个绞肉机,食物转眼被吞没。以前有头大象,吃了游客投喂食物的塑料袋,不能消化死了,我和孩子难过了很久。

象房旁边住着长颈鹿,一开始去是两只,再去就成了一家三口。看着小长颈鹿被父母呵护的温馨画面,我儿子总是雀跃不已。动物园卖给游客槐树叶,用来给长颈鹿吃,就是太贵。

红山动物园的老虎们有两个生活区域,一个是水泥房,一个是半散养。不知道是以什么标准来区分老虎们的生活待遇的。黑豹也住水泥房。

红山动物园的某一类动物品种搜罗得总是很齐全。比如灵长类,好多我们闻所未闻的外国品种。我对山魈印象深刻,因为它多次出现在神话和童话里。灵长类们都作邻居,生活空间相对狭小。笼子比较密,大概可以丢一粒花生进去。我们最有兴趣的是从不同角度丢进去看它们如何敏捷快速地抓到。

鹦鹉品种也很齐全,值得看。

火烈鸟被剪了翅膀,再也飞不走了。它们的对面,有一个又高又大的铁笼子,一只孤独的老鹰每天在高高的桅杆上一动不动,了此残生。有时候突然绕圈飞一圈,复又落在桅杆上。

动物园里有一个区域应该是承包给个人了,进这个区域要另外收费。在那里可以看到金刚鹦鹉常年表演骑自行车,做算术,拿钱等节目。有一只或者两只松鼠,就呆在鹦鹉舞台旁边的松树上。游客们看金刚鹦鹉表演正看得起劲的时候,小松鼠就在树上树下来来回回,爬上爬下,成功吸引游客的目光。游客们一高兴,就给它丢食物。把胡萝卜或者花生放在低矮的树杈上或者地上裸露出来的松树根上,游客走远一点,一会儿它们就飞快地窜下来了,抓了食物衔在嘴里又一溜烟地爬了上去。在那个区域,除了鹦鹉表演,还有很多小动物等待投喂。兔子,豚鼠,一群羊,一群小猪等等。几个月没收入,那个私人老板养的动物们不知道咋样了。

2021-01-31
暗中观察 社会 生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格陵兰岛催美欧:要我们找中国?

“再见,华盛顿!你好,北京!”

“转向中东和加拿大后,中国买家不回头了”

立即生效!特朗普政府暂停留学生签证面试

驻哥伦比亚大使:中国来这是为了合作,无意取代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