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宗教本地化——我所听说过的"野书教"
《我们不应只看到基督教传播就认定是西方渗透,他的广泛传播一定有其土壤》
小时候在老家经常听人说起一个"野书教",我也是长大很大才知道,原来"野书"就是普通话里的"耶稣",大概因为"耶稣"的声调大概在我们方言里太难听,被人传成了"野书"。好像在清朝就传进来了,所以跟外国的基督都已经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逢年过节会办些施舍饭局(我忘了这个的学术名称了,我自己给起了个"施舍饭局"),本义信教的可以来免费吃,但很多人不信教,觉得能白吃,或者觉得好玩,也过来吃。(现在谁家也不缺这口吃的,不知道还办不办了。)吃的是大烩菜+油炸糕:
油炸糕是我们那里婚丧嫁娶必备的一道"礼仪"菜,与西方的宗教结合,真有点跨越时空的错觉。
按我的记忆,耶稣教是不过春节的,但家门上会贴对子(春联),下面这副我本来是在百度图片里搜到的,结果点进去发现,某宝上有专门卖这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