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80年代大学生,朋友同期去的日本留学,当初他给我的来信里对日本的描述是这样的

【本文来自《登上帝国大厦,我看到美国最大的焦虑》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84年读大学,同学85年读大中专,两年后自费到日本留学,给我写的信里对日本的描述是:其发达程度是国内的人难以想象的,他勤工俭学,课余打一份工,每个月大约能收入3万日元,相当于国内2千多人民币;当时日本人扔掉的旧家电,彩电洗衣机之类的,都可以捡了用。

我当时读大学还是公费,每人每月国家补贴34斤饭票,17块菜票。饭票基本够用,有些饭量大的略有欠缺,女生吃不完的,会给男生一些。菜票不够,大约需要个人再补贴几块-10块左右不等。我们每个周末去学校大礼堂看电影,甲乙丙三等票的票价分别是1.5毛,1毛和5分。我第一年的奖学金,一等奖是120元;二等奖是90元。我平生第一次穿皮鞋,是拿奖学金之后给自己买的,寒假还给我二哥买一双,猪皮的,20元一双。1987年我读大三的时候物价开始较大幅度上涨。四年大学,我花家里的钱,大约500元左右吧。我大学毕业国家分配的工作,一开始月薪90元左右。我大学老师们的月薪150元左右。

我90年结婚的时候,月薪大约130左右;买的黑白电视机,后来大约一年后,自己存钱买了熊猫彩电,21英寸的,大约是2500元的价格;冰箱是大约是婚后两三年才买的,上菱牌,2700元(买国库券到期支付赚1千多,具体记不清了)。以自己当时的收入感觉已经很奢侈了。

2021-01-03
国际 生活 历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马克龙急得跳脚:真没招,欧盟就对中国启动“核选项”

四中全会后,外媒关注中国“科技自立自强”

表决通过!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

摆脱英伟达依赖,中国超算正在探索一条新路

美媒扭捏承认:中国制度能圆更大的梦,而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