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练书法篆刻有一天有模有样了,第二天再看,这都什么呀越看越气

【本文由“流响出疏桐”推荐,来自《袁岚峰:想要造出高端芯片,中国还需要做什么?》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早年练书法、篆刻时的切身体验:最初看那些法帖、名人作品时,五体投地,几近仰慕、神圣。自己动手开始临帖、刻章,那个千难万难啊!终于有一天感觉自己的东西有模有样,几乎挑不出什么毛病了。睡一觉第二天再回来看,都些什么呀?!越看越来气,甚至撕了摔了。再开始……。

这是一个无数循回的过程,最终结果就是再看古人、别人的东西,已经能看出其中的诸多缺陷、不足了。那感觉真的好,几乎可谓“天下没谁了!”但回头自己开始,就不仅是难了,已几近茫然,因为你要超越现状,便意味进入一片荒野。

那时就不止感觉自己技法的不足,更超出了书法本身,感觉自己整个文化修为都不足。这又是一重跌宕,会感觉自己极其浅薄了。其实,许多领域都是这个道理,越趋向极致时,越能真正平和地看自己,也才能看到真正的自己。

2020-12-04
生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直播:绝不许战乱进亚太——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AI、激光、芯片…解放军装备已经Next Level”

中俄联手,“美国发财梦碎了一地”

“中国最先进,照搬他们又有何不可?”

“顶级装备令人惊叹,台军连尾灯都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