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三姑夫也是个练家子的,据他讲学武一看根骨,二看经济
【本文来自《我叔当过兵还学过十年陈氏太极, 60多岁退休后,曾把三个持刀小偷打成重伤》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三姑夫也是个练家子的,除了宗亲乡人了解、亲人知道,对外一概否认,不然就是极其谦虚的说法。他儿子,我表兄也继承了,另两个表弟也去正规武校学了个四五年,不过是跆拳。有回他们来做客,聊了起来,表弟年轻气盛,表兄岁数大内敛了,架不住就切磋罗。结果,只见咱那表弟噌地架子一拉,跳了起来,然后在咱眼睛还没眨一下,就被贴身迎推架叉,叭地上了,弄得咱是愣了好一回神。此后,他们就谦逊了起来,聚会时莫提起,提起嘿嘿尬笑。
曾经某年翻山越岭抄近路去他家做客,曾提过一嘴要教我和堂弟,被我奶奶他丈母娘给否决了其实我三姑夫只是顺嘴说说而已。用他的话说“师傅不是自己做的”,我表兄也是他送到他师兄那边去学习的,太苦太累了,得下狠心狠手,又换来我奶奶好一阵奚落。据他讲,学武一看根骨,二看经济。没有根骨,学不来,就现在常说的天花板太低,还会损坏身子;学武一来难免损伤,得治,二来熬根骨补营养,不然亏本源,更不好。这些都很花钱,所幸他当年在三明钢铁厂,好像还是六级工——据说护厂时是有事迹的,那些二流子就不爱来他们厂。
每个正规合格的练家子也是一名合格的治跌打损伤的骨科医生和传统营养师,他们会自己上山采药熬药,甚至在当时还要从走四方的货郎预定虎骨来作主药炼熬根骨的药——好像我奶奶也识虎骨,有回曾在身旁看她跟货就真假问题郎斗智斗勇,然后笑笑两别。但即便这样,对寿命还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我三姑夫五十多就过世了。人过四十,天过午,这种情形在他们身上表现得有点明显,衰退得有些快。年轻时扛得住,年纪一上,下滑有时是快得你眨眼不及。
再说个年少时曾蹭过的热闹。老家早通公路,一天四班车,附近有个小山包,经常用作行刑(枪毙)场所,每回遇着这样的事,大家极热情,特别是小屁孩常会躲着大人去看热闹,当时大人的说法最小孩虽火壮但魂魄未定易出事,被逮住了是和风细雨还是暴风骤雨就不好讲了,但架不住啊,对不对?那怕通常去了,只能被挤在外头吃屁,也兴高采烈。某年,正是严打,就在那里枪毙一在市中心为非作歹的庄姓练家子,据说围观大孩子和大人们的感叹,那家伙是挨了三枪才完事,而且表现极为光杆,跟那些被一路架走不一样。这人,城西郊人士,离以我三姑夫为中心直径千米内。现在有点岁数都还能记起,且用来教训某浑小子。
练武的,在传统中常常是与江湖脚不离鞋的,即使如小说里讲的金盆洗手了,真的吗?人际关系,丝丝连连,很难干净,一句话一入江湖身难了。所以,他们在现代通常在治安单位中是挂了号的,通常有什么事总要来问问看。某些年,据说本地曾发生过某人因治安问题被治安大队给抓了,一个电话又半路放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是说说的。后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借沿海之便,搞搞比较实在,现在习武之风没落得近乎无影,除了了那些打着强身健体的什么道,什么馆还有,传统武术基本没落,要知道本地原先习武之风很盛,早年路上,角落常有屁孩练殴,然后被学校处分的事。
练这个,经建国后对会道门在打击下在现在要么隐匿对外不提,要么一如过去身入公门好修行。至于我家,用我爷爷话说,不掺和。我三姑夫也只敢在他丈母娘面前提提,在我爷爷面前,估计能挨一烟斗也说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