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放开用高数来求解中学数学题的口子,高考区分度恐怕会大打折扣,老哥们怎么看?

【本文来自《第一次见到坑娃还洋洋得意的人,高数有感。》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其实对于高数的部分内容下放到中学,主要是高中,个人确实也有有所矛盾的。

矛盾之处在于:高数所提供的数学工具,不仅及其有用,而且实际上是初等的。在不考虑数学严密性的情况下,在几乎所有正常的日常工作中,仅仅依赖于几何直观,是可以有效正确地使用这些工具的。因此这些工具我个人觉得是有必要让接受了高中教育的学生都有所了解,最好是能够掌握的。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高数的内容和高中及之前的数学学科教授的内容,存在着明显的不兼容性。这种不兼容性主要体现在两点:

首先,高数的基础是极限的概念,而极限的概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将是几乎所有学生第一次需要理解的,将数学植根于严密的符号(文字)逻辑演绎而非几何直观的基础之上的概念,而我相信,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这都是一个很高的槛。而中学数学实际上强烈依赖于几何直观,无论是平面或立体几何,还是函数性状的分析等等。

我个人认为,也恰恰是这种不兼容性,使得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高数时,深深体会到一种迷茫和困难。实际上,恐怕对于很多学生而言,这个槛实际上一直都会跨不过去,尽管他们都能够通过高数的考试。不过跨不过这个槛,实际上又并不会对绝大多数非数理专业的学生使用高数中的工具来有效地解决今后所遇到的问题。

其次,高数的工具对于之前中学数学中与技巧有关的内容,可以形成摧毁性的打击。很多之前需要通过技巧来完成的工作,现在将可以更加容易地套套方法就解决了。这种自己挖自己墙角的做法,除了不体面之外,更重要的是,它会对之前的那些追求技巧的教学的意义提出质问。

当然一种可以预计的回答,是考虑到将来这些中学生中有人一定会从事数学研究工作,所以技巧是重要的,需要锻炼。不过从奥赛获奖者都需要提前学习更高等的数学知识这点来看,这个说法恐怕很难成立;

第二种回答是需要通过技巧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对于这个回答,我个人希望有更加实证的数据来说明,目前的教学能够达到这个目的;

第三种回答其实可能不会被官方公开说出来,那就是中学的教学,其实是为了高考而准备的,而高考是一种筛选性的考试,所以高考并不在意是否能够促使学生某些方面能力的提升,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能不能达到适当的区分度从而实现筛选的目的。而一旦放开使用高数方法来求解中学程度的数学题的口子,高考的区分度恐怕会大打折扣。

2020-11-27
生活 教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嚯,“G7竟想设稀土价格下限,还要对中国出口加税”

“美国把印度人拒之门外,中德等则敞开大门”

“中国在这儿无处不在,遥遥领先于美国”

“美国已成‘异类’,与中国形成鲜明反差”

不让买俄油?印度对美摊牌:那就买伊朗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