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去看《鹿鼎记》,它其实就是《阿甘正传》+《第二十二条军规》+《国王的新衣》
【本文来自《鹿鼎记,让天下没有难赚的Money》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看到网友提到[他们对韦小宝的圆滑理解不到位,不理解成熟世故八面玲珑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结果搞成了初中生年龄的装怪耍宝]
对此,我想说,韦小宝的圆滑无非就是妓院欢场长期熏染出来的结果,而不是什么成熟世故。13、4岁的孩子不是初中生年龄又是啥?
为什么当初金庸说很多读者不能接受韦小宝这个角色,就是读者习惯把自己代进去当主角,结果发现我原来是这么个烂人啊。
可你想想,前两天曝光的那个某高校的学生会干部的发言水平,如果他还有“不卖兄弟,有财大家发”的节操,是不是就是一个现实版韦小宝的路子?
如果完全没有立场的来看鹿鼎记,你会发现它实际上就是《阿甘正传》(历史参与感)和《第二十二条军规》以及《国王的新衣》的结合体(大家都在做自己不想做或做不到的事,简称扮演,但又不肯承认)。
所以尽管韦小宝很多时候说的都是假话,别人只会当真话来听,甚至自己也把自己的假话当真。
也所以到最后,即使看似八面玲珑的韦小宝,也照样得被无法调和的矛盾给逼得出走。
他来过,参与过,什么都没根本改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