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做保养的4S店师傅单干了,我去照顾他生意,同样的保养项目在他那便宜了不止一倍

【本文由“北方不吃面男孩”推荐,来自《4S店还是适合大部分人的!我是一名悲催的别克车主,说下我养车修车的经验总结》评论区,标题为北方不吃面男孩添加】

去4S店,大头不是润滑油,而是人工费和其他杂七杂八的附加项。

我在车辆三包期内,一直在4S店做保养,在只更换润滑油和三滤的情况下,每次保养费结算下来不会低于1500元。而润滑油和三滤加起来不到500元,看看刹车、看看轮胎气压、看看紧固件的松紧、清洗下发动机舱......别以为都是免费的。庆幸在三包期间,我的车没有发生大件更换问题,没花多少“冤枉钱”。

在4S店认识和熟悉的一位维修工,后来跳槽和别人合伙投资开了一家修理店,联系我“照顾下生意”,我还真去了,目的就是想看看他们和4S店在保养项目相同的情况下,收费如何。结果,和在4S店完全相同的项目,还更换了雨刷,全部费用不到600元,与4S店相比,低了不止一倍。

有一次,我自己网购了润滑油和三滤,去更换,人家只收了50元的人工费,还附带给你检查制动、轮胎补气、检查紧固松紧,补充冷却水和玻璃水等常规检查,最后还简单洗了车,这就是差距。

说4S店“一分钱一分货”,更是“不知深浅”,盲目相信。据这位从4S店跳槽开店的维修朋友介绍,即使是4S店,非关键性部件,也是打着“原厂配件”的旗号,其实都是第三方配件。费用收的都是原厂件的价格。

说4S店服务规范不假,但也只是流于表面形式,离真正意义上的规范,差距会颠覆你的想象,换句话说吧,理想和现实,大多数情况下是很难统一的。

个人的经验是,三包期限内务必在4S店保养,以防真出现大问题时得不到保障,被宰也得忍着。脱保后就完全没有必要去4S店了。找一家口碑好的普通维修店就行,充其量定期回4S店做针对性检查(非维修保养)。这不是单纯为了省钱,是没有必要。

最后说一点,别太迷信4S店的维修保养质量。别以为给你做维修的,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大部分动手操作的是徒弟而已,徒弟处理不了的,换师傅来处理。

还有,4S店的维修人员非常不稳定,除了少数经过品牌培训过的骨干(师傅),一般维修工(学徒)的流动相对频繁,好多是到4S店学习维修技术的,多则3~5年,少则1~2年,基本上都会跳槽,或自己开店,或到薪酬更高的维修店入职。千万别相信4S店自诩的“不经过品牌厂家技术培训的维修工不得上岗”的“鬼话”。

2020-10-20
暗中观察 汽车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马克龙急得跳脚:真没招,欧盟就对中国启动“核选项”

四中全会后,外媒关注中国“科技自立自强”

表决通过!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

摆脱英伟达依赖,中国超算正在探索一条新路

美媒扭捏承认:中国制度能圆更大的梦,而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