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剧很多好苗子都生生被毁在电视台统一采购的高集数上了

说实话,很多片子,从60-70集,压缩成12-24集。质量一下就上来了,注水少了,剧情紧张又是精华。

国内的狠多好苗子都生生被毁在这个电视台统一采购的高集数上了。

因为以前只能卖给这些电视台,他们都是按集数来采购,而不是按整体作品质量。最后制片方为了赚钱就在大IP里疯狂注水。电视台也是因为有线电视这种媒介是具备偶然性,定时播放的这些特点,电视台需要长线的,可以把不同台之间切换的观众,定时看电视的用户固定在本台。所以为了扩大影响力,就得把一些电视的集数拉长,才好触及到目标用户,让他们守着自己台定时周期性追剧。尤其是影片质量和广告价格并不强相关,一旦有卫视发掘爆款,其他电视台迅速跟进就完了。完全不需要自己去甄别精品。

电视台采购导致内容制作是ToB的模式,首先要满足台方的需求,观众高质量观影的需求根本不重要。现在很多网络平台的内容在慢慢从ToB的模式转成ToB+ToC,也就是观众可以直接反馈到观影感受。追剧也成不再是观众被安排时间,而是观众主动安排时间。平台采购的价格也从单纯的观影集数变成了关注这个剧吸引的用户数量,转化的会员数量等等。所以注水拖剧长这种玩法就注定玩不下去了。

集数一多,如果是单元剧还好,故事剧情勉强不被冲散,如果是连续剧,真的是主线剧情被冲的七零八碎。几乎很少又编剧能驾驭跨度好几十集的剧情。观众都忘了前后剧情关联。所以只能轻剧情,把注水的重点不约而同的放在谈恋爱,分分合合这些破事上了,一个简单对白也总是拖个大半集。

然后剧情就滑坡走远了。

悬疑剧一直是国产高质量的类型代表,比如小时候的少包,神狄,大宋提刑官。原因就是这类型的片子大部分会有5-10集一个分割。几集就讲一个故事,非常容易重剧情,轻人物。

国外高质量的英剧,美剧,日剧也基本毫无例外的是短剧集。质量就容易把控多了。

本评论由用户“甜甜的鸡尾酒”推荐,来自《谁制造了今年的“悬疑热”?》一文。内容仅代表用户观点,标题为小编添加,更多热乎讨论请移步原文。

2020-09-23
文娱 影视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顾及中韩,高市考虑放弃秋季参拜靖国神社”

欧盟果然下手:冲着中国来,但英国先嚎上了

巨亏450亿美元,美国农民眼巴巴等待政府救济

All in AI?“没了数据中心,美国经济增长几乎归零”

4亿军援取消、未来自费?“台当局必须承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