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人们会用“使用的手机品牌”攻击其他人:因为门槛低
这要纠结起来,我觉得我可以写上个起码两千字
几个方面,首先,数码产品(精确一点可以说是手机,隔壁笔记本圈就没这么多破事)的门槛相对于你提到汽车(车圈这种粉丝情况也有吧?当然的确没有手机这么严重),奢侈品和其他高消费产品而言低得多。现在手机的主要价格区间还是在3000-5000元档,相比起动辄6000+的笔记本电脑(你不到这个价也没得什么讨论价值对吧?),起步10W+(10W以下那叫车?)的汽车和消费群体特别窄的奢侈品,门槛低意味着圈子大鱼龙混杂,也意味着水平下降。
其次,现在的手机仍然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产品门类,虽然我们日常调侃“批发骁龙865+LPDDR5+UFS3.1”,但各个厂商之间的产品差异性仍然是非常明显的,何况除了高通阵营还有苹果和华为两家。有区分度,就会有粉丝区分,就有吵架的空间。类比笔记本圈(这里可能得指游戏笔记本),大家都是Intel +NvidiA或AMD(AMD YES !)+NvidiA,配置上大同小异,模具、性能释放、屏幕素质等方面要么有明确的评价指标要么小众到吵不起来,自然不会有那么多“信仰粉”(我们排除败家之眼和外星人)吵架。
最后一点,厂商的引导在中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代数码(准确说智能手机)爱好者被iPhone震撼,把iPhone奉为圭臬,到中期小米的崛起和“追求性价比”的“米粉”出现,再到华为和花粉的崛起。厂商的公关宣传攻势,有意无意的引导甚至厂商高管自己KOL化亲自下场,都在手机圈“饭圈化”的路上“功不可没”啊……
好了最后,太长不看总结版:也就能在手机上纠结了,你们没钱买的人懂得真多.jpg(好吧,这本来是汽车圈的梗)
本评论由用户“瓜老师”推荐,来自《评论区对产品及产品力的看法》一文。内容仅代表用户观点,标题为小编添加,更多热乎讨论请移步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