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伯虎送子观音图说起……(上篇)
作者:芋头微波;
发表时间:2020年04月19日;
一篇得罪宗教狂信徒和崇西者的文章
前言
本人虽不信教,但一直认为,宗教有教化世人,导人向善的积极作用,所以一直认为,只要有所束约,宗教是社会需要且不可或缺的事物。本人也有很多宗教人士朋友,他们很多都非常友善和善良。
在中国古代,不存在严格意义的宗教。古代说的“三教”——儒、释、道,实际也不是宗教,而是指教化世人的三家学说。三家都是教人做人,如佛家教人成“大彻大悟的人”(佛),道家教人成仙人。三家都敬神鬼,而不以神为至尊无上的存在。这就是刻入中国人骨子里的传统文化因子。
西方宗教传入中国的历史在此,不作论述。但,我们能很清晰发现,一些不良人士为了传教或者政治利益而造假。这些造假,如果局限在宗教内部,让信徒坚定信念,在不涉及大是大非下,本也无可厚非。但是,这些造假如果跳出宗教内部,侵袭世俗,影响学术,甚至扭曲人类对文物、文献的真正认识。这就是要面对并进行辟谣的。
本文就是拿出证据、逻辑以及常识来讲一讲文物造假对世人认识的破坏。
正文
2020年4月7日,我国某博物馆官方微博发以微博。说1910年德裔美籍学者托尔德·劳费尔称唐伯虎的《送子观音图》(下称《唐图》)是摹制《罗马人民的保护者圣玛利亚》(下称《罗图》)的作品,因为两图的构图和人物姿势都是十分相似。
这说法其实是很荒谬的。本人早在2020年1月14日就指出此两图的关系,事实恰恰相反,是《罗图》摹制了《唐图》。
现藏美国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唐图》,落款唐寅()。这是唐伯虎真迹,还是古代托名高仿,本人没这鉴别能力,当由专业人士鉴定。芋头至今未找到此画是伪作的鉴定文献,我们暂且作是真品/后世高仿吧。
唐寅(1470年-1524年)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才情世所罕见,书画诗,皆是大家风范,至今未见其有摹制西洋的作品和文献记载。()
其实,只要了解唐伯虎的历史就知道,其一生际遇坎坷,早年持才傲物,晚年脱略傲睨,有狂士才子之称。这样的人骨子是看不起抄袭和摹制的,作品莫不是创新未见就是妙绝惊艳。说唐伯虎摹制《罗图》,首先就不符合唐伯虎的为人品性格和创作风格。
我们这里看看《唐图》:
唐寅《送子观音图》
完全符合当时妇女求子的美好愿望:安稳怀子产子、儿子安稳、儿子恭敬有礼、儿子日后中举为官,光宗耀祖),完全契合明朝时的传统文化(本土与佛教)。
这里我们要留意的事,童子并非观音之子,而是有“文曲文昌”的上天眷顾之子。童子下凡(),面对观音是恭敬守礼的,表情淡喜有礼,右手持訣向观音敬礼。还要留意观音的绢索法器,大量见于其他文献和法像上(特别是千手观音),是成索对折,左拇指圈握的。
这里我们还需要留意的,是中国传统艺术对人的手势是有艺术追求的。今天无论京剧、昆剧、越剧、粤剧、潮剧,无不是对手指和手部姿势有严苛的要求,存世经典画作的人物手势也能明显看出作家对之的艺术要求,《唐图》也能看出这点。
我们再来看看《罗图》:
宣称绘于16世纪或17世纪,现藏意大利罗马圣安德烈教堂。
《罗马人民的保护者圣玛利亚》
哪一处都透着怪异。要知道,宗教画不是作家想怎么就怎么样的,而是有所寓意的,特别画的是宗教圣人。
玛利亚为何要左拇指圈抹布?抹布在基督教寓意为何?耶稣为何要面对玛利亚做的耶手势?
或有人言说这是基督教的祝福手势。众所周知,基督教教士作为“father”,对信众确有祝福惯用手势,这是由上而下的祝福手势,可没有信众或低级教士对教士作如此手势的,那是非常不恭敬的。但是《罗图》里,作为幼儿的耶稣一边要母亲抱着,然后另一边采取不恭敬的手势。是想说耶稣不恭敬吗?
耶稣为何要反着抱书?寓意为何?
中国古代书因为是从右写到左,所以是左开页,向右翻书。西洋以及今天我们的书因为从左写向右,所以是右开页,向左翻书。我们看看《罗图》,耶稣竟然反着抱书,如果这不是写实或者摹制,对于有宗教信仰的作者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我们创作人物画时(非写实),如果画抱书,都会不自觉让书正面朝观众,这是人类心理自然的“纠正”作用。如果《罗画》是原创,有宗教信仰的作者就不会让耶稣反着抱书。
玛利亚为何有那么明显的东方脸?很不符合当时欧洲人的面目特点,耶稣脸还多少带有点中东特色。如果是宗教信仰作者创作,自然应该是以欧洲人作为特色的。
而且大家可以留意,该图是西洋画中难得一见对手指姿势处理得非常艺术的作品。是摹制还是西方自己的艺术创新,一目了然。
看到这里,相信只要不是预设立场,不是抱着杠精心态的,都知道究竟是谁在摹制谁了。但是很多人看到其他西洋画后,就很迷惑,既然是《罗图》摹制《唐图》,为何《罗图》里面很多不合理的元素在更早的西洋画里出现呢?
这里,就是本文要说的,。
西洋因为中华文化西传而文明兴起,史称 文艺“复兴”,当时的欧洲无不对中华文明极度推崇和学习,严重冲击欧洲人的欧洲中心论。理性崛起,宗教内部逐渐分裂,精英人士逐渐漠视教廷,民众对东方的执迷,让欧洲人甚至是宗教不得不作出策略性应对。传扬西方文明自古就璀璨无比,什么都要压过东方一头,以此彰显欧洲中心、鼓吹文明源头(比如今天网络的中华文明西来说,中华文明源自基督教等)。为此,西洋在近代有意无意大量歪曲历史,把东方文明改头换面嫁接给古希腊、古埃及、古罗马,伪造大量文物,摹制大量画作,托名给西洋古代比比皆是。从此欧洲的中国风迅速被熄灭,取而代之的是所谓的古希腊古埃及古罗马风,所以其称为“文艺复兴”。
比如没过多少年的、轰动现代学界,所谓的古埃及海底考古,假得连刚进驻潘家园的老板都会笑开花。
中西泡水文物对比,谁是假货,一目了然。
现藏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颜真卿题于湖州苕溪边西亭的这个石碑,陷落淡水千年就模糊如此。而宣称刻成二千多年,泡在海水1200年的伊拉克利翁石碑,别说海洋生物都躲着而那么干干净净,竟然连雕刻的细纹都清清楚楚。大家没有看错,是海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假得让我无力吐槽,简直就是侮辱智商~
什么?亚历山大港海域?
今天距离海岸线55.2公里的广州沿江路在汉朝绝对是临海海滩,为何?河流砂石千百年冲击沉积形成陆地,海岸线前移所致。一千多年的冲积,海岸线前移55.2公里!!!
而位处非洲最大河流尼罗河出海口的亚历山大港据称至今2352年,竟然两千多年一直是海港,谁信谁傻,我们九年义务教育白教的?没有一点基础地理常识。
今天洋人还说在这海港海域下,发现沉没海底的古埃及遗迹。大家看看,那么干净清晰,毫无腐蚀迹象,谁信谁傻。上千年的海水腐蚀,什么石质能如此逆天?!
我们来看看距今一千多年,大概成于公元7-8世纪,印尼海域的婆罗浮屠海底遗迹。两相对比,真伪立现。
海底文物对比,谁是假货,一目了然。
海底文物对比,谁是假货,一目了然。
点击图片看大图,更能感受里面的差距
明明在讲《唐图》和《罗图》的,为什么芋头要花那么大篇幅讲这些?讲这些就是给后文大铺垫的,让大众知道,西方考古造假是自古以来的“传统”,并延续至今。
崇西者会拿出大量所谓的证据来证明《罗图》里面说不过去的地方在早于13世纪的画中就有了,并且声称《罗图》的绘制蓝本是源自号称画于公元590年的画作《Salus Populi Romani》(下称《SPR》)。
《罗马人民救援之母 Salus Populi Romani》
该画可以明显看出和《罗图》是同出一脉的,布局、构图元素、人物动作服饰,连关键点都几乎一模一样。还是公元590年的画作啊~《罗图》是依这画为蓝本而画的,那么自然就不是摹制《唐图》了,那么自然是《唐图》摹制《罗图》的。
嗯~看起来,逻辑自洽,好有道理的样子。
嘿,不对啊!《SPR》一样是耶稣对玛利亚做手势、玛利亚左手拿抹布、耶稣反着抱书,不合理啊!差点就被忽悠去买拐了。
那么,我们来查证一下此画的信息。
●《SPR》是公元一世纪的路加亲手所画——查:圣经中有不得膜拜偶像的规定,原先是一直不允许画耶稣玛利亚像的。西方宗教宣称:公元692年教会才授与基督人像化合法性,但公元730年罗马皇帝里奥三世颁布禁令又禁止了。直到9世纪中叶,教会才重新给予耶稣玛利亚像合法性。那么请问,被称为“圣使”的路加,为何在公元一世纪画出大逆不道的“圣像”?自相矛盾,如何圆?其实,此画在西方学界称为:迄今“尚未能确定年代”的拜占廷画家所作。
●该画在公元590年就已經到達了羅馬,一直被教会供奉——查:此画在1613年才进入“历史”,由保禄小堂声称从几个世纪一直保存在大理石壁龛里“移至”一座专门打造的祭台上,1838年教宗额我略十六世才正式给这圣像加冕,进入世人目光。好生奇怪,上千年被藏着掖着不加冕还可以理解,为何1613年后这两百多年时间里都不加冕?此画真实年代的猫腻可见一斑,呵呵。
●上千年的画还如此色彩绚丽,不得不佩服是“神迹”——建议洋人都去潘家园见习一个月,认识一下什么叫做旧业。伪造一副千年名画,不用茶水熏蒸两三个月,把纸张弄松脆,把颜料做陈旧了,都不好意思拿出来的。哈哈哈。
●1582年到达中国传教的利玛窦,带着几幅圣母像作为礼物进程万历皇帝。其中《时画圣母像》被明代《程氏墨苑》一书收录,而另一幅《古画圣母像》就是这幅路加圣母像的仿品——查:公元1600年,利玛窦进献万历皇帝,宗表文:“谨以《天主像》一幅,《天主母像》二幅,即圣母像。《天主经》一本,真珠镶嵌十字架一座,报时钟二架,《万国图志》一册,雅琴一张,奉献于御前”。其所谓的《天主像》实际就是玛利亚抱耶稣图,《天主母像》就只是玛利亚个人像图,即进献的玛利亚抱耶稣图只有一幅[1]。利玛窦赠送给程君房,并为之作注,1610年再版《程氏墨苑》才收录的《天主图》,我们可以看到也是玛利亚抱耶稣图:西方脸、耶稣没有对着玛利亚做手势、玛利亚没有左手拿抹布、耶稣没有反着抱书。根本就和《SPR》没一毛钱关系。
1610年再版《程氏墨苑》收录的《天主图》,连外文都保留了。
考证很费时间,但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造假者玩弄了什么样的伎俩,这样以后遇到相似问题就能迅速看出破绽。
《SPR》最大的破绽就是该画的承载和耶稣抱着的书了。欧洲出现纸质书,不会早于12世纪,13、14世纪才有可能性较大。也就是说要么《SPR》画家穿越,要么就是后世创作的。
最后,我们再看脸,《SPR》的脸部描画就没有《罗图》那么明显的东方化,痕迹犹在,但开始偏向西方脸了。当然,比起《天主图》的典型西方脸,还是有一段差距的。所以该画是伪作,而且是摹制《罗图》,故意当作古画来伪造的。
(未完,待续..........)
因为芋头出品,都是经过细致查证和周密思考的成品,所以经常滞后热点。
码字不易,本文我用了大量业余时间查证和思考。
如觉得好,请扩散周知。
打赏与否,悉君之便,反正近十年数十篇文章也就百来圆打赏,哈哈
允悲~捂脸~
欢迎转载!但做人不要方舟子,无论科普与否,转载标明出处是基本学术道德。
参考引用与解释
●[1]因为耶稣受难图像,在当时的中国是不被接受的,甚至会被误解为巫蛊之术,利玛窦在中国传教中非常清楚认识到这点的(为此还被明朝官员误解为诅咒皇帝而大加审查)。在1585年10月,利玛窦写信给阿夸维亚,要求寄宗教画来中国,并明确不要耶稣受难相关的画。真因为如此,利玛窦舍弃用耶稣受难图来传教,并故意把玛利亚抱耶稣的图称之为《天主图》来传播。因此也造成明末宗教信徒的圣母、耶稣、上帝混淆,甚至是观音、耶稣混淆的局面。
晚明《观音菩萨慈荣五十三观·西洋观音像》
除了赠送给程氏的图称为《天主图》的证据外,还有其他文献证据作证:
明末·姜绍书·《无声诗史》明确记载:“利玛窦携来西域《天主像》,乃女人抱一婴儿”。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利玛窦,西洋欧罗巴国人也……所画《天主》,乃一小儿,一妇人抱之,日天母”。
由此可知,利玛窦当时进献的三图,实际就是玛利亚个人像两幅,玛利亚抱耶稣图一幅(天主图)。也就是说,另一幅玛利亚抱耶稣图,所谓的仿路加画圣母图,实际是玛利亚个人像。
●[2]梅娜芳. 墨的艺术:《方氏墨谱》和《程氏墨苑》. Diss. 中国美术学院, 2011.
http://www.doc88.com/p-7724330703948.html
●[3]Jonathan D.Spence , The Memory Palace of Matteo Ricci ,Penguin Books Ltd. ,1986,P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