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高考学子的话:学医科、做医生,好吗?

如果是放过去,我肯定会力劝大家别学医,不做医生。

但经历的多了,知道世间的疾苦、无奈多了,就明白:做医生的确没那么好,但也不是那么差。路到底好不好,可能每个人的感觉不一样。

我只能说客观反映做医生的悲与欢,路到底怎么选,还是靠自己去掂量。

一,做医生,成不了富人

很多人说,为什么要有钱,中上的经济条件就可以了。

其实,做医生最能体会到有钱的必须性。

那些罹患癌症、风湿病,有很多新特药疗效显著,但价格昂贵。你会不会觉得:有钱真好?

那些疑难杂症,危重病患,需要多专家会诊,需要高昂的器官支持治疗,你会不会觉得:有钱真好?

医生每天可以看到各种悲欢离合,大多数跟钱有关。有钱,很多人就能活着,或者活的更好;没钱,就可能更早病故,或者生活质量很差。

对抗疾病,对抗命运的时候,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虽然,有钱并不是万能的。

虽然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但做医生就是跟命运对抗,但没有钱,你对抗不了。

500

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

但很可惜,在中国大陆做医生,你成不了富人。

不要说跟成功的商人比。就是跟码农、律师、建筑师、会计师、工程师等等同样的专业人士,同等教育背景下,中国医生在专业人士里算是穷人。

今天的中国,学计算机,学法律、学建筑,学会计等等都可以比医生有更好的收入。

在欧美日,中国香港台湾等地方,学医科、学法律是进入相对富裕基层的必由之路。但中国大陆,学医科只能保证你不饿肚子,做一个中等家庭吧。

当然,学医科比学中文、学历史、学文秘等等终究是要好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

500

在香港做医生是很让人羡慕的

二,做医生,最大困境是不自由

做医生可以没有钱。但做医生没有了对理想的坚持,没有追求理想的自由,那种悲哀是难以言表的。

我高中选择了文科。因为我智商不高,数学成绩不好、其实记忆力也一般般。但我喜欢读书,喜欢动脑子想事情。我当时想的是考法律、或者商科。最终去做律师、做金融等。

但高三的最后一学期,那个曾经带着我看书,玩游戏的小叔意外去世。他是外伤大出血去世的。父亲含着眼泪告诉了我经过。后来选择专业时,家里人做决定:我和姐姐一定要有一个学医科。想起小叔带着一起玩耍的幼时记忆,想起他跟我一起憧憬读大学的美好时光。最终我选择读医科。

很少有文科能读医科,但当年家乡的南华大学医学院有几年是少量招收文科生。但显然是失败的。因为文科学生的学医科成绩并不好。而我常常是大学班上成绩最差的那个。

我也泡图书馆。看《论民主》、《论法的精神》等等;读熊彼特、哈耶克、张五常的经济学文章,还特迷余杰、孔庆东、摩罗等人的文化杂论。

然而,就是学不进去高等数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等等。最终勉强混了毕业;成绩太差,只能去精神病院工作。

这时天涯论坛很火爆。我时常混那里。经常看到很多人抨击医生,甚至辱骂、威胁等等。犹记得天涯论坛有个很有名的ID,把2003年的非典说成是对医护人员的报应-----因为死的大多是医护人员。

我那时很气愤,为医生们辩护,跟他们吵架。但其实我自己的专业知识很差、很low;于是逼着自己去看专业书,装自己很懂的样子。

记得收获最大的吵架是2006年初关于「哈尔滨550万天价医药费」新闻事件。这次我注册了丁香园,从此打开了我学医科的新世界。也通过这个新闻知道中国记者是如何的缺乏专业,如何的颠倒是非黑白。

当然,也因为精神病院每个月800元的工资实在让我难堪。所以努力读书考研,希望自己考出去能混出个名堂。

一番努力,考取了湘雅的内科学硕士,又是很勉强的毕了业;找了工作……

在基层的医院,顶级的医学院附属医院,普通大学附属医院等等都呆过。经历丰富,看过医闹纠纷堵大门,围殴医生,甚至自己也被医闹逼迫下屈辱下跪等等……

其中的辛酸不一一道来。而我最大的感触是:行政主导下的医疗体系,没有理想、没有自由、甚至没有正义。

比如,哈尔滨550万天价医药费,最终真相披露了吗?正义得到彰显了吗?

比如,你会感叹除了少数的教学医院外,有多少医生是每天看医学文献的?同时,即便在读文献的医生们,到底有多少是为给病人解决问题而看书、做研究?

别的不说,我叔叔当年是大出血而死的。我一直忘不了父亲给描述的场景,所以,我一直追踪着外伤大出血抢救的国际诊疗指南。但是,这么多年过去,害死我叔叔的大输液还继续着害着其他大出血病人(参考《为什么出血病人要尽量不输液?》)

为什么?

在中国,做医生,你的专业怎么样并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走行政领导岗位。因为只有行政岗位才有钱、才有权、才有地位。

所谓的医学学术自由、学术民主,非常的稀薄。上级医生说什么,你就必须听。而所谓的上级看年资,更看行政职务。官大一级压死人!学术自由辩论?除了少数的顶级教学医院还有空间,其他根本没有。

那是否可以跳出去,用专业来征服大众呢?而以专业来服务公众,哪怕你做得好,又有多少病人会认可你呢?

你连出来开诊所都需要走关系,拜码头;而且诊所开得好与坏,重点不是你的专业能否服务好公众;毕竟,中国好的医生被困死在医院,医生开诊所成了「专业不够好」的标签。你自诩专业好,公众社会也不会认可。你想通过发文章,学术辩论等等来挣得名声?但有人理你吗?

但实际上,国际上专业优秀的医生往往有自己的诊所。比如我们风湿科的许多巨头。但在中国很难想象,这样蜚声世界的顶级大咖,他们主要的工作是在自己的私人诊所。

中国有吗?

虽然今天的中国已经有了不少好的私立诊所。比如知贝健康、怡禾、卓正等等。这些诊所里有不少专业非常优秀的医生;他们中还有国外留学、有国际行医执照的优秀医生。还有医生的研究被美国专业协会引用在专业指南里……但无论是医学界,还是公众,都不太了解。

他们的专业能力与他们的声誉完全不匹配!

更有优秀的吴侃博士-------他是我非常敬仰的优秀年轻皮肤科医生。他出身名门: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皮肤病医院,师从中国著名的皮肤科大师孙建方。他的皮肤科专业水准绝对优异。然而他没有选择去什么三甲医院。而是在「珠海喜光综合门诊部」工作(我一直猜测这可能是他父亲开的私人诊所)。

怎么样,你努力做一个专业优异的医生,却不被学界认可,不被公众了解,这种感觉好吗?

悲哀呀……

你还选择学医科,做医生吗?

500

吴侃博士

补充阅读

新冠疫情后,我们的医疗体制该如何改革?

「白色强人」与「乡村医生辞职」,对我们的医改有什么启发?

   《对准备学医科、做医生的人一些贴心话

2020-07-08
科技 生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特朗普又软了:对华高额关税讹诈,不可持续

“这边建议俄乌按当前战线就地停火,都宣布胜利”

沉痛悼念!杨振宁先生因病逝世,享年103岁

白纸黑字!荷兰还狡辩:想和中方谈谈

法媒感叹:整个中国都在以这样的精神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