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功名尘与土:PAK DA能否成为俄军首款真正的隐身战机(新浪)
与俄罗斯的许多“模型强军”项目不同,PAK DA尽管从2007年开始就不断有消息传出,但始终没有一张官方想象图面世,更没有一个稍微靠谱的模型出现,网络上出现的大多是俄罗斯网友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图。作为一个俄罗斯的武器研发项目,确实有点不太寻常。
这种不寻常也与PAK FA问世前相似——在T-50原型机首飞前,外界同样难以一窥这架俄罗斯五代机的真容。这种与大多数俄制武器的差别,或许正好证明了俄罗斯对PAK DA项目从一开始就当作计划列装的型号来看待,因此在原型机首飞前,外界也不太可能看到PAK DA的真实模样。
作为世界上第一架远程轰炸机的诞生地,俄罗斯至今仍保持着一支规模仅次于美国的战略轰炸机部队。现役的56架图-95MS轰炸机尽管看上去非常古老,但实际上全部制造于上世纪80-90年代,机龄远远小于早在1962年就已停产的美军B-52战略轰炸机。
而更新的图-160轰炸机更是直到2005年才被官方宣布“入役”,尽管其早在1987年就已经进入部队,但长达十几年的服役生涯一直被官方认定为是“试用”,目前图-160机队也正当壮年。因此即使PAK DA 投入服役,也基本不会对这两款轰炸机的存在带来什么影响,它的意义更多在于强化俄罗斯远程航空兵的突防能力
在B-90之后,俄罗斯又在1994年展开了代号“木笛”的下一代战略轰炸机研发。“木笛”项目的成果就是图波列夫公司的图-170、图-180超音速轰炸机以及图-190亚音速飞翼轰炸机。尽管俄罗斯空军识趣地选择了隐身潜力更大的图-190方案,但在俄军在为让士兵吃饱饭而发愁、接待中国代表团还要让对方买单的90年代,图-190也不出意外地因为资金原因而搁浅。
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PAK DA很可能会采用双发设计,起飞重量145吨,有效武器载荷30吨,不进行空中加油的情况下航程15000千米 。这一设计与美国的B-21轰炸机可以说是异曲同工。B-21是一种略小于B-2的双发飞翼轰炸机,它采用的发动机很可能是在F-35战斗机安装的F135发动机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型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PAK DA很可能是一架采用了飞翼布局的“B-21斯基”。
其采用的代号“产品RF”的发动机有着相当迅速的研发进度。毕竟距离俄罗斯官方宣称的首飞时间仅有1年,这种发动机就必须走完从台架试验到装机试飞的全部流程。其实如此快的速度并不是负责制造“产品RF”的库兹涅佐夫公司开了挂,而是因为这款发动机很可能采用了基于现有发动机的成熟技术。目前关于这种新型发动机的身世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产品RF”是基于图-160M2安装的NK-32-02发动机的核心机研制的全新无加力版本,另一种说法则是这款发动机是基于库兹涅佐夫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研制的NK-56涡扇发动机。
目前PAK DA的具体外形还笼罩在一片迷雾中。尽管苏联/俄罗斯是战机隐身概念的发源地,但在隐身技术的发展上却长期落后于世界,号称五代机的苏-57在细节处理方面相当头铁,抛开直截了当、干净利落的直通进气道不提,苏-57在机体各部位的开口上也基本完全无视隐身要求,与法国“阵风”这样的三代半都有相当大的差距。而俄罗斯随后推出的“猎人”飞翼无人机原型机也在隐身设计上相当漫不经心,全机遍布各种凸起,对隐身有着相当不利的影响。然而在此之前,俄罗斯纪录片《第五代》却意外曝光了一款飞翼构型的飞机风洞模型,虽然其大概率属于苏联时期发展的图-202、图-404战略轰炸机项目。但以俄罗斯航空工业的技术水平,如果能在该构型基础上,妥善处理与隐身有关的细节,PAK DA未尝不会成为第一架真正意义上的俄制隐形作战飞机。
在这个油价低迷的时期,PAK DA项目遇到的最大拦路虎,与当年的图-190项目一样,依旧是资金问题。目前,俄罗斯可以说是轰炸机研制与改进计划最多的国家。与美国专注于B-21轰炸机的研制、对B-2A和B-1B进行更换雷达、换装新一代巡航导弹类似,俄罗斯也在对图-95MS、图-160和图-22M3进行升级。图-95MSM和图-22M3M的升级虽然同样花费不少资金。图-160M2的恢复生产同样占用了大量资金,以至于在图-160M2复产之后,俄国内就有不少推迟PAK DA研制的消息出现,曾经担任俄罗斯副总理的罗戈津更是PAK DA的坚定反对者。
但正如俄罗斯总统普京所言,如果PAK-DA项目没有按计划如期启动,俄罗斯将可能会“错失良机”。作为核力量“三驾马车”最高调的一员,战略轰炸机至今依然是实现核威慑的重要手段。在远程警戒雷达、预警机等平台已经得到高度发展的当下,图-95这种航速低的战略轰炸机如果没有得到强力的电子战和护航力量的支援,即使拥有类似Kh-101这样射程达3000公里的巡航导弹,也难以保证较高的突防概率。以图-22M3和图-160为代表的超音速轰炸机也要通过亚音速巡航保证自身的作战半径,突防能力依然有局限,并且图-160至今也没能实现类似B-1B的低空高速突防能力。尽管目前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反隐形作战手段,但在可见的将来,隐身技术依然能为战略轰炸机的突防能力带来最大的加成。因此发展隐身战略轰炸机依然是俄罗斯提升空基战略威慑能力的最有效手段。
目前距离PAK DA的首飞仅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2021年,美军的B-21“突袭者”隐形战略轰炸机也即将问世。与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PAK DA相比,美军凭借B-2A多年来赢得的关注度,在B-21项目上提前披露了不少信息。例如B-21将实现人工智能技术集成、初步的有人无人一体化设计以及一定的空战能力等。但不论如何,美俄的下一代轰炸机项目都已经摆在了台面上,而与之相比,最受国内军迷关注的我国下一代战略轰炸机,却仍在迷雾中踽踽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