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健康码,欧美社会又重视个人隐私症,怎么追查感染者?

科技改变生活,流行病颠覆世界,健康码作为通行证就是一例。如预期第二波新冠疫情还会在今年秋冬季节重来,恐怕我们还要做更充分准备,相互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秀抗疫经验,利用科技改进社会治理。

如题,也许很多人都像我一样困惑。如果失去健康码,世界将会是怎样?

像我们如今习惯了出门在外,处处需要健康码护身通行;即便一直蜗居在家,进出小区大门,也要重复填写健康码,究竟这些数据是怎样处理的?健康码如何能保护我们免于接触传染源?

答案是,健康码是基于旅行、消费、手机信号、个人申报等信息来源产生的防疫二维码。

今年2月初,《麻省理工学院MIT科技评论》有撰文讨论中国“健康码”——大数据监控疫情,也提出担忧:个人隐私信息会不会被泄露遭遇滥用,这种大数据监控有没有漏洞?毕竟每个人体质不同,对于新冠病毒的易感性有差异,核酸测试也表明一些真假阳性病例难辨,如果因为依赖“健康码”系统而对实际可能出现的感染病例掉以轻心,会不会产生更大的漏洞?

500

现在刷二维码,接下去会不会需要刷脸验明正身了?

当然,文章也提出要确保用户数据的匿名性,防止应用被黑客攻击;建议同时开发相关应用,教导公民如何自我保护,防病毒感染,也防隐私被侵犯,希望能让志愿者参与,让健康码的实施推广更加透明。

中国健康码经过多月实施,经过全国大范围推广和升级,也证明了在稳定社会秩序,改善疫情案例追踪处理发挥了作用。

研究者总结中国健康码的推行经验,归功于支付宝、微信等电子支付基础设施,早就深入民众日常生活,从买菜、坐车、电子转账等第三方服务,如此丰富的使用场景,因此微信和支付宝能获取的用户个人信息资料齐全,构成大数据画像。可以说,中国推行的“健康码”,在既有服务框架下的延伸,推广没有难度,而且红黄绿三种颜色区别,清晰对应可能的感染风险系数。

当然,成功实施健康码没有太大难度,支付宝与微信的基础平台,确保了较低的学习、推广和使用成本,也证明了成功的数字化治理手段创新,都是根植并适应本地文化下的产物。当然,在隐私、自由、安全的讨论,我们也还可以参考其他国家或地区案例,看是否需要补上一课。

500

以色列危机意识强,很早就用特工反恐的侦查手段追踪新冠病毒患者

欧洲激辩如何处理隐私问题

随着世界各国和地区努力利用手机数据追踪冠状病毒感染的传播,在注重用户个人数字所有权和隐私的欧洲,也引发了争论: 政府或医疗保健监管机构是应该收集匿名数据并存储在一个中央数据库中,还是采取更加分散的方法,允许在人们的个人设备上进行计算?

大多数工程师都同意,使用 GPS 数据或其他手机定位信息不仅更具侵入性,而且效果更差,一来不够精确,无法确定确切的位置,二则无法确定某人是否在另一个感染者的6英尺(1.8米)范围内。最受欢迎的数字追踪社交互动的方式,是通过蓝牙技术,将可穿戴式健身追踪器和无线耳机连接到用户的手机上。

简言之,打开手机蓝牙,将能发出无线信标,搜索附近的其他设备。这两个设备就像“电子握手”,将交换匿名标识符并保存联系人的记录。如果有人被诊断感染了新冠病毒,相关信息将以匿名方式发送出去,向最近接触过的任何人发出警报,同时提供相关的卫生指南和说明,如何自我隔离,以防止进一步传播。

但是,围绕着相关匿名信息存放与个人隐私问题顾虑,密码专家和安全专家们意见不一, 一派认为,这些信息应该及时更新到由值得信赖的政府或医疗保健实体管理的中央服务器上,有助于绘制社交网络图,预测下一个疫情热点,但不利于保护隐私。因此,另一派人则坚持数据应该保留在个人手机设备上。众所周知,欧洲人对于隐私保护相当看重,尤其是一般数据保护法规(GDPR)。此外,欧洲多个国家,手机漫游用户在跨越边境时能否够利用跟踪应用程序,也是一个难题。

例如,法国政府规划是要实施中央服务器模式。所推出“阻止 COVID”应用程序,计划将有关接触者追踪的信息不断推送到一个由各国卫生组织管理的中央储存库。然而,苹果系统限制手机锁屏,限制发射蓝牙信息,这将是一个障碍。

500

新加坡开发的Tracetogether追踪应用成为样本

同样,由于苹果系统对隐私的保护, 除非设备永久解锁权限,新加坡开发的追踪应用程序 TraceTogether也无法在苹果手机很好运行,不允许应用程序在锁屏状态将特定用户的信息发送到服务器。此外,新加坡推广的这项应用程序,下载率不高。

4月,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部长黄循财透露,要使 TraceTogether 成为有效的接触者追踪工具,至少75% 的人下载并使用它。然而,新加坡只有100万的下载量,但并不是所有下载程序的用户都会打开它。

对此,传染病专家 Leong Hoe Nam 建议说,“当局可以考虑在智能手机上实现自动下载,当然可以让用户选择退出,”至少,那些未歇业的工人们,就跟戴口罩一样,必须下载使用,智能手机上出示这个应用,就像在某些菜市场进出口的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证查验一样。

早在3月底,新加坡政府就表示,任何分布式的联系与追踪解决方案,需要被大量采用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因此他们准备将TraceTogether开源,让其它国家也能打造类似的防疫应用。

涉及隐私,没有一种模式是完美

最终,哪种蓝牙追踪应用模式最终会胜出?可能得先问问美国两大手机操作系统巨头: 谷歌安卓和苹果iSO。到目前为止,法国还不能说服苹果公司,允许蓝牙在手机锁屏时,定时发送信息,由于苹果公司就其用户隐私保护与美国政府也干过仗,估计短期不太可能改变。

在欧洲,被迫服从美国大公司的路线可能不是一个好的结果。爱尔兰学者约翰 · 诺顿(John Naughton)在《卫报》(Guardian)上发表的一篇专栏文章中写道: “我们有两家强大的跨国公司,它们向领土主权国家制定法律。”

相比韩国采用的追踪监测体系,硅谷似乎更重视新加坡模式。

据报道,为了控制疫情传播,韩国政府除了加大测试覆盖面,还使用多种来源,如手机定位数据、闭路电视和信用卡记录,来广泛监控公民的活动。当有人检测呈阳性时,地方政府可以发出警报,有点像洪水警报,据说包括个人姓名、性别、年龄、居住地区和信用卡记录,每分钟记录当地不同企业的进出情况。《自然》杂志的记者马克 · 扎斯特罗(Mark Zastrow)写道,“在一些地区,公共信息包括当事人所在建筑物的哪些房间、什么时候上厕所,以及他们是否戴了口罩……甚至在‘情侣旅馆’过夜也会引起注意。”

美国媒体观察到,由于韩国实名制,以及追踪警报中的大量信息,让一些韩国公民变成了专横的纸上谈兵的侦探,他们在互联网上四处搜寻,试图找出检测呈阳性的人,并在网上谴责他们。韩国人权委员会(Human Rights Commission)主席崔英爱(Choi Young-ae)表示,这种骚扰甚至让一些韩国人不太愿意接受测试。

因此,美国IT媒体The Verge和NBC最近报道,苹果和谷歌正在为 iOS 和安卓建立冠状病毒追踪系统,披露苹果与谷歌这对历史上的竞争对手,在少数员工推动下,计划联合推出一个联系人追踪软件工具包,其采用了与 新加坡TraceTogether 极为相似的方法。

按照新加坡TraceTogether的声明,该程序除了收集个人电话号码外,不需要其他个人资料以供核实。此外,所有的日志将以加密的形式存储在个人手机上21天,覆盖了病毒的疾病潜伏期。这些日志只包含一组加密生成的临时 id,而不包含位置数据。

TraceTogether是新加坡政府 与卫生部门联合开发的手机应用程序:

一/开启App及蓝牙

当用户出门时开启App和蓝牙,手机就会开始自动记录用户和他人保持的距离

该应用程序的工作方式,是在手机之间交换短距离蓝牙信号 以检测该应用程序附近的其他用户

二/自动测距,存储数据

所有数据会保存 每个人自己的手机里暂时不会上传

一旦发现新增的确诊病例,当局就可以通过蓝牙记录的数据, 追踪到曾经和患者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三/精准定位,及时联系

一旦被发现是密切接触者,

卫生部门可以通过App绑定的手机号联系到用户!当前,新加坡卫生部门 将密切接触者定义为相距2~5米,持续至少30分钟的人员

500

面对全民公敌,苹果谷歌冤家握手,合作开发应用追踪的工具包

4月初,谷歌和苹果宣布了一项联合行动,利用“蓝牙技术帮助政府和卫生机构减少病毒的传播,设计以用户隐私和安全为核心。” 这两家公司表示,追踪所需的 API 或编程接口以及蓝牙技术更新将于5月份发布。从目前披露的信息看来,分散化模式似乎是硅谷的最佳选择。

越来越多的人妥协,生存大于隐私

在欧洲,被迫服从美国大公司的路线可能不是一个好的结果。爱尔兰学者约翰 · 诺顿(John Naughton)在《卫报》(Guardian)上发表的一篇专栏文章中写道: “我们有两家强大的跨国公司,它们向领土主权国家制定法律。”

​当然,随着疫情周期拉长,预计也会有更多穿戴设备加入追踪队列。

在意大利,一家名为“弯曲勺子”(Bending Spoons)的科技创业公司正在考虑开发一种蓝牙手镯,它可以发送手机使用的信号,以确定与感染者的接触。对于目前数以千万计的老年人或者没有蓝牙功能手机的用户来说,多一点选择,这些小型设备可能有助于增加参与和减缓额外的疾病爆发。

当然,由于手机普及率高,利用庞大的手机信号网络,是最现成、易于实施的模式,有助各国尽快复工复业。

虽然隐私始终是一个讨论话题,但随着疫情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接受个人妥协,换取安全感。

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经济学家、副教授约翰内斯 · 阿贝勒(Johannes Abeler)告诉雅虎新闻(Yahoo News) ,从行为学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是,这款应用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是有效的” ,并且有足够多的人被说服。

按照新加坡法律和内政部长尚慕根的话,就是“个人隐私权是存在的,但如果你不小心,无法主动联系上任何人... ... 你就是在让其他人处于危险之中... ..。”

阿贝勒和几位同事在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和法国对该应用程序的支持程度进行了调查,发现受访者,不论年龄和种族,越相信政府施政,越可能安装该应用程序。

阿贝勒表示,任何能增强信任的措施,无论是增加隐私措施、易于安装、政府控制,还是发挥科技公司的领导作用,都将对阻止疾病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隐私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的问题,”他说。

技术是中性的,科技公司正与各国政府开展密切合作,如何协助解决疫情中的可能感染病例的追踪问题。如下是部分国家的进展汇集:

500

英国模式:从小小离岛试验开始——

英国内阁办公厅部长戈夫(Michael Gove)5月3日表示,英国计划下周在英格兰南部怀特岛(Isle of Wight)试点一项新的新冠病毒追踪计划,本月稍晚再推广实施。

戈夫补充说,怀特岛上约有8万户家庭,居住在该岛的公民必须下载一个智能手机应用。“我们将能确保遭受病毒感染的人……鼓励他们和他们的接触者待在家里,进而限制任何(疫情再度)爆发的可能。”与此同时,追踪确诊病例接触者的传统做法也仍会持续。

德国模式:推敲术语避免公众反感——

德国与苹果、谷歌协助设计了(绕口令警报)Pan-European Privacy-Preserving Proximity Tracing project 泛欧保护隐私的邻近追踪项目。但为了避免公众最为关注的隐私问题,他们在术语上细心推敲,给项目命名为“感染通知”系统,而不是“追踪接触者”。

500

以色列模式:反恐技术追查疫情扩散——

3月15日,以色列国际安全机构辛贝特被授予了紧急权力追踪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个案,以便了解他们在确诊前14天内与谁交往。随后,与被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人接触的人会收到短信,指示他们进入家庭隔离区 据报道,这是以色列首次将为反恐目的而开发的技术用于民用目的。辛贝特从手机上收集到的数据只能在法官的监督下传输给卫生当局,之后将被销毁。任何滥用数据的行为都将被视为犯罪。

印度模式:所有劳工强制安装——

印度内政部4月启动了基于蓝牙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开发的应用程序“健康桥”(Aarogya Setu)。这款应用程序能对用户发出警报,告诉机主曾经接触过的人中是否有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者或高风险患者。由 5 月 4 日起将由公司与地方公部门强制在所有劳工手机安装,目标不仅是要所有的智能手机(约 3.5 亿支)都安装,而且功能手机也要设法通过互动式的语音系统进行追踪。虽然政府说该 app 会将设备身份隐匿,并且将收集到的蓝牙信息加密,但印度的网络自由基金会认为其对数据保护的程度不达标准,且背后使用的算法和数据的使用方式并不公开透明。

(作者艾森,ID:新知与常识)

https://mp.weixin.qq.com/s/kFrazT-B4yAMzQjV_zYgsg

2020-05-08
国内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重磅!华为公布多颗新昇腾芯片

事关祖国统一,国防部长最新表态

“挑战英伟达!中国加速国产替代是认真的”

“美国农民面临金融灾难”,特朗普终于扛不住了

“欧洲‘失控’:从英国到波兰,执政无力已成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