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登陆场选择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小弟不才,尝试对台湾登陆作战的登陆场做出一定的探讨,欢迎大家一起讨论,提高一下小弟的水平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做出如下的了解:台湾的地形地貌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登陆作战的目标是什么?我们为此需要作出哪些准备?在充分了解这些问题后,我们才能针对这些事项作出卓有成效的讨论。

关于台湾东西海岸的地形地貌问题,我们可以一并放在选择登陆场的环节来讲述。针对第二个问题,我们的登陆作战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以什么样的目标来进行作战呢?在过去的70年里,解放军军内对此有着不少的研究和讨论。我们应当在第一波次的空中/远程火箭炮/火箭军对台湾的主要军事目标进行有效打击,基本消灭台湾空军海军和地空导弹部队的有效作战力量的同时展开登陆作战。台湾作战不仅仅是一次军事意义的战斗,更是一次政治意义的战斗。只有我们的人民子弟兵以扫清一切害人虫的气势展现出我军军改后的精神和面貌,台湾作战才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为此,我们需要尽可能的快速得消灭台伪军的有生力量。这对登陆场的选择有着极高的要求。

1.      他应该尽可能接近台北等重要军事目标。台北-新北城市区的建筑极其不适合大规模巷战作战,即便我们能够以低损失消灭台军有生力量,其速度必将被大大拖慢。

2.      他应该尽可能满足后续解放军运送装备,提供后勤的要求。为此我们应该选择港口、港口临近的海滩、或者其他适宜人工港建设的地区

3.      他应该尽可能的选择在交通方式多样,便于快速机动的地区。台湾的西滨海快速路,中山快速路,福尔摩沙高速公路都是不错的选择。大部分的台湾主干道能够满足15式轻型坦克的机动要求,便于空降兵,特种作战部队进行机动。

第三个问题的解决目前限于公开资料尚且没有定论。可以从公开渠道了解到的是解放军第七十二,七十三,七十四集团军分别驻扎在浙江,福建,广东地区,每个集团军约有两个两栖合成旅。他们将是在此次作战中的主力。驻扎在江苏的七十一集团军随时可以利用铁路线机动到福建厦门一带作预备力量。基于此,我们可以做大致的推算,从福建厦门到台湾西部海岸约需要6到8个小时,从浙江等地到达台湾西部海岸的时间大概在8到10个小时左右。考虑到第一波次的打击时间,这是足够快速的。

在解决完上述问题之后,我们可以具体分析台湾的一系列地域。台湾的大体特点是由中央山脉切开台湾岛,分为台湾西部和台湾东部两个主要地区。台湾西部的海岸呈现如下特点:破碎化,人工建筑多,湿地红树林多,优质浅滩少。台湾东部的海岸呈现如下特点:悬崖峭壁多,人工建筑多。这就导致了很多地区难以满足进攻突然性的要求。

针对台湾东部

我们可以利用谷歌地球和苏联90年代的军用地图来对台湾的地形做大致的了解。如图是台湾东部的一处海滩,它位于宜兰的河口湿地。这是台湾东部少数极为平坦,水流相对缓慢的海滩。这种海滩多于人口密集区相挂钩。而其他更多的地方,则是谷歌街景模式无法覆盖到的地区——他们是悬崖和峭壁。这是不满足我们上述的要求的。台湾东部虽然有三处较为小型的平原,分别是如下宜兰地区、花莲地区、台东地区,但是他们多被高山山地包围,机动路线单一,台军随时可以通过破坏交通线达到阻滞交通之目的。

针对台湾西部

相对于台湾东部,台湾西部的海岸条件简直就是天堂。但是我们仍要注意到的是,同二战经典战例的安齐奥和诺曼底战役所具备的成片相连接有利于大规模部队展开行动的海滩不同,台湾的海滩被人工建筑物,红树林,湿地相分隔。与《海陆空天惯性世界》杂志某期的报告意见相左,笔者认为我们不应该强求大集群凿穿防线,而应该适应其特点,利用军改后小规模合成化的两栖作战部队多点突破,逐渐扩大登陆场。工程兵也可以对海岸条件做出一定的改造,使其适于我军登陆作战。下面我们将展开详细论述。

西部的海滩大多数被城市,乡镇所包围,在海滩之内充斥着农田,树林,山丘和沼泽。这些都是迟滞装甲部队展开行动的天然屏障。台湾的湿地沼泽的通行性非常差,人员移动尚有一定的困难。台湾守军还在沿岸修建了大量的工事,针对反登陆作战有相当数量的演习。台湾伪海军陆战队还对一些海滩或海滨浴场做出一定的评估,标注他们的危险等级,进行例行巡逻。他们可能综合考虑了水深,水流速度,坡度,潮汐条件,海水对海岸的侵蚀程度等因素对这些海滩进行评估。台湾海岸大量的民用设施和建筑也是一大阻碍,如养殖网箱,渔港,风力发电厂。

我们将展开详细的描述。

一、 台北-新北。台北的许多海滩集中在阳明山地区,他们依赖淡金公路进行机动,沿路分布着许多居民区和一些长度在一公里至两公里的海滩。这里可以提供一些小规模特战化部队登陆,可以沿着阳明山地区分布的大量乡道进行快速机动,抵达台北新北城市区展开作战行动。淡水河口不适合作为第一波登陆的对象,它既不能满足大量人员物资的要求,也失去了进攻的突然性。可以考虑在第二波中配合松山机场的机降力量,为其提供一定的火力支援及人员补充。

二、 桃园。桃园位于台北都市圈的外围,距离台北四十余公里。桃园分布着非常多的海滩(也是台军防御的重中之重)。最关键的是,台湾的主动脉西滨海快速路和中山快速公路均经过桃园,桃园机场距离海滩也只有三公里左右。桃园国际机场是全台湾最大的国际机场,能满足我军空军运输机的起降任务,吞吐大量的物资。对解放军来说,港口,海滩,机场全部具备,是不可多得的理想之地。中山高速,福尔摩沙,西滨海快速路都是台湾交通的主要动脉,有利于我军快速机动。然而这也是台军的主要基地,大量的武装力量集中在桃园一带。受限于桃园糟糕的通行条件,台军炮兵阵地和主要装甲力量的部署位置是非常有限的,这或许不得不说是一个好消息。我军可以利用远程火箭炮或者是东风11和东风15对预定侦查的目标实行打击,最大程度瘫痪台军的反击,甚至一举瓦解台军的主力部队。

三、 新竹。新竹也是一个可行的地区,新竹有着不错的沙滩,新竹的空军基地也适用于空降突袭,便于我军展开行动。这也是台湾本岛距离大陆最近的地区。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新竹约有两支装甲部队驻扎。交通条件也十分便利,适合解放军中等规模部队作战。

四、 台中。台中是南北向交通的咽喉要地,港口机场一应俱全。迅速拿下台中可以切断台军南北的支援,也能利用其交通条件为我军提供物资。但是台中并没有相对比较合适的登陆场地,河口沉积滩地是少数可行的选择。

五、 台南。台南看似离中国大陆较远,但是历史上郑成功和荷兰殖民者都选择在此登陆,直插高雄。台湾海巡署台南海巡队即位于安平港。台南机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要求,而且台南距离高雄机场非常近。当然,受限于诸多条件,这仍是一个困难的选项。湿地较多,渔港密布海岸都对登陆作战产生了多多少少的影响。一个可行的方案是,利用曾文溪河口展开登陆作战。但是受限于条件,我们无法快速切断台军增援的可行路径。

六、 高雄。高雄是台湾最为繁华的地区之一,也是绿营长期耕耘的大本营。高雄虽然拥有大量的便捷的港口和机场,但是并不适合解放台湾的战略安排。我军从屏东等地(如加禄堂海滩)登陆之后,需要在辽阔的高雄市郊展开城市作战,也无法切断台湾的主要交通动脉,易陷入被动之境地。

纵览所有台湾西部沿海,可供解放军进行大规模登陆作战的海滩并不算多。据台湾相关资料的统计约为十四处。笔者个人的意见倾向于在桃园,台中,台南等地展开三线登陆作战。

以最快的速度打击台湾有生力量,并控制主要都市。上述报告反对在战争初期惊动台湾的主力,我认为可以利用第一波次打击对所有的台伪军高价值目标进行打击,尽可能削减台湾火箭炮,地空导弹和武装直升机等目标。台湾的自然条件决定了装甲目标的机动很难依靠其他的道路途经,炮兵阵地的可选位置相对有限,为我军登陆行动减少阻碍。

在接下来的篇幅中,我们将针对台湾的主要地理环境,无论是人工形成还是天然形成进行讨论。

关于道路选择

台湾几大主干道的交通条件相对来讲还算不错,多为双向四车道及以上,但是临近城市区的位置分布有大量高架桥和立交桥,易被炸毁切断。

1.台湾西滨海快速路

台湾61线,又称台湾西部滨海快速路,于1990年动工,通行情况优秀,大部分路段距离海岸很近,除少数未通车路段外,路况条件良好。这也是我本人设想的机动主要途径之一。缺点在于道路沿途高架桥多,台湾完全可以炸毁高架阻滞交通。

2.台湾中山高速路

中山高(一高)是连通高雄港和基隆港的主要动脉,也是台湾最主要的交通大动脉。夺取他的战略意义重大。

3.福尔摩沙高速公路

福尔摩沙高速公路是台湾另一条交通主动脉,用以分担中山高速路的车流量。

4.机场支线

机场支线,即国道2号,是台湾桃园国际机场正常运作的主要动脉之一,承担大量的货运和客运任务。

关于道路防波堤登陆场的问题

台湾的道路防波堤主要是斜坡式防波堤,外附有大量人工混凝土块和异形块。针对这种防波堤可能存在的迟滞问题,有两种较为可能的改造方式。

其一为工程兵组织爆破拆除混凝土块以露出斜坡式防波堤的梯形坡面,其二为使用挖泥船等工具对这些防波堤实行吹填,从而将防波堤改造为较为适应部队使用的登陆场,但挖泥船生存性的大小仍要结合第一阶段打击的相关推演,本文不做讨论,读者如有兴趣可自行推演第一波次打击。

关于渔港等人工建筑物的问题

渔港等人工建筑物在部分条件下是否对我军行动的展开仍需要讨论。台湾几处较大的渔港可以满足气垫船登陆的要求,适当的改造之后也能承担一部分的物资和人员运输工作。人工建筑也影响一些地区的水文条件,使得建设人工港成为可能。

关于湿地红树林的问题

湿地红树林并不适合部队登陆。出于保护自然环境的要求,也不需要使用其他手段对这些地形进行改造。我认为不需要对这些海岸做出考量。

关于海岸建筑的问题

台湾有许多的建筑建设在海岸线内一到两公里的地区。这些主要是城市区,乡村建筑和海滨度假村等类型的建筑。结合台军修筑的人工工事可能对我军行动造成较大阻碍。但是我们注意到这一防线并不连贯,大部分在市郊区的海滩只有少数的零星的农村建筑,造成更大阻碍的与之相对应的是建筑旁的农田。种植水稻的田地不适合装甲车辆的通过。

关于捷运线和台铁的利用问题

台北都市圈的地下铁路网非常发达,理论上从桃园国际机场可以直通台北市内地区。但是台伪军可以对这些隧道造成相当程度的破坏,公开资料对我军工程兵能否及时疏通缺乏足够的资料支持。但是利用捷运线进行快速机动仍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式。台湾铁路线的破坏相对来说非常容易,但台湾的大小不需要铁路作为高运输能力的运输手段,机场和公路能有效满足要求。

关于机场机降的可行性问题

空降或者机降毫无疑问是抢夺机场的最为快速的手段,但是受限于空降或者机降的条件,我军空降部队面对当地守军存在火力不足的问题。各地机场的机降作战条件仍需要分别讨论。我军可以利用与之相近的港口为空降部队提供一定的火力支援和人员补足。

我们认为台湾地区的登陆场选择问题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他需要考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现有的公开资料不足以让我们做出和台军或者解放军一样的判断,但已经可以提出一系列的猜测。

图文版本被我发在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133946289

如有图片阅读需要可以移步观看

2020-04-21
军事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国在南美建巨型码头,确保替代美国粮食”

“中国打样后,印度突然硬气了”

“特朗普,听听劝吧,我们需借鉴中国”

脑洞很大!前北约秘书长:新组织D7,可对付中美

拿错剧本?特朗普在沙特演讲:美国不再说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