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起因的一般性分析和各国在控制疫情方面表现存在差异的主因

500

      自从埃博拉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旧称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地区被发现以来,面对近年来越来越频发的各种动物源病毒性传染病(尤其是蝙蝠),可能不少人都觉得困惑,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吃野生动物,为什么以前好像没有这些多问题?

      其实瘟疫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历史。只不过过去交通闭塞,人类的交流、活动范围很有限,瘟疫传播范围也有限。近年来随着贸易、电商的发展,(合法、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市场可能也在壮大,特别是尝试食用进口野生动物风险更大(当地人因为长期食用可能对病毒形成免疫)。还有随着土地开发,人类、牲畜活动范围的扩张可能导致与蝙蝠、禽类等携带病毒的动物发生越来越多直接、间接(通过中间宿主)的接触。

      此次面对传播迅猛的新冠病毒,人类目前基本上没有有效治疗手段。隔离人群和阻断交通这个“笨”办法其实是最有效的。对于中、韩这样对sars等传染病还心有余悸的国家,不同形式的隔离政策能够迅速贯彻下去。所以疫情控制效果主要取决于民众对病毒的警惕性,制度、文化什么的只是次要原因。

2020-04-21
国内 科技 新型冠状病毒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收到警报的时候,洪水已经淹没了营地”

最后关头,印度放话:将从实力地位出发与美谈判

卢拉反驳特朗普:世界不需要皇帝

被盟友插刀:日本“遗憾”,韩国“认栽”

“特斯拉中国员工4年反馈3次,美国总部都没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