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战争,时刻准备着!
这话是20年前,我的新兵连长说的。
那是我们授衔后的第一个晚上,班长一脸神秘地说:“按照惯例,今天晚上肯定要紧急集合的,这是你们的‘成人礼’。”于是,熄灯哨音响过之后,我们都衣不解带地躺在床上。班长为了所谓的班级荣誉,也默认了我们的做法。
果然,深夜一阵急促的哨音响起,我们迅速打起被包,冲到指定地点集合。大个子连长看着整齐的队伍,说了句:“不错,解散!”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我们都高高兴兴地回到宿舍,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放松下来,排房里很快就响起了呼噜声。
可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睡梦中又一阵急促的哨音划破夜空的宁静——连长再次拉起了紧急集合。这一次,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毫无准备的我们,狼狈不堪,有的被包来不及打好,不得不用手抱住;有的找不到自己的鞋子,光脚站在地上,有的甚至连裤子都穿反了……
连长一脸严肃地站在队列前面,指着我们说:“战争从来都是在你毫无准备时来临的。最好的战斗状态,其实就是永远‘在状态’,希望你们多些时刻准备,少些惯性思维。”
这是我关于战争的启蒙课,也是印象最深的一堂课。这堂课对我的影响甚至贯穿于整个军旅生涯。几年以后,我到了团政治处工作,有一次团里组织坦克分队进行夜间实弹射击,我跟随团领导在指挥所负责宣传报道,不知道是因为坦克射击时产生的冲击波,还是其他原因,指挥所里的一张桌子瞬间倒塌,指挥器材散落一地……作训股长请示团长“要不要暂停”,团长坚定地说:“打仗时指挥所遭到炮击,敌人还会允许我们喊‘暂停’吗?”
那天的训练,并没有因为短暂的通讯不畅而停止。但对我而言,又是一堂生动的战备教育课。我们经常讲清除“和平积弊”,我理解,“和平积弊”其实就是脑子里一些惯性的思维,一些自以为是的东西,总感觉敌人会被我们牵着鼻子走,战争会按照我们设想的进行——要知道,那绝不是打仗,充其量只是按照脚本比划的演戏。
和平,只是战争的前奏。练兵备战,练的是杀敌本领,练的是打胜仗的本事。备战,就是枕戈待旦,时刻准备。这个道理其实并不深奥,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战机稍瞬即逝,没有哪一场经典的战役是可以复制的,也没有一成不变的“胜仗战术”。按照规定“路线”走,总感觉敌人会在老地方等着我们打,就是典型的惯性思维,最终只能付出惨痛的代价。
“时刻准备着”不是否定经验。任何实战经验都是我们克敌制胜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多些时刻准备,就是要求每一位军人时刻保持箭在弦上的战斗状态,就是培养能够随时处置突发情况的能力,就是要练就在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中从容不迫的实战本领。
无论战争何时来临,都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这是对每一位军人“时刻准备着”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根本的要求。
来源: 人民前线
作者:前线编辑部洪庆任
编辑:郑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