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真的是对知识分子最好的朝代吗?

长久以来,对宋朝的评价犹如坐过山车,早期的“冗官”、“冗兵”、“对外软弱”的差评;后来却是一波彩虹屁:“中华古代文明的高峰”、“中国近世的开始”。

学者写宋朝的风物历史,也越来越成为一个文化热点现象。

前两年当“穿越”话题还热的时候,许多文化名人都讲过,最愿意穿越回去的朝代是宋朝,以及类似的话,理由是宋朝是对读书人最好的朝代。

500

真的是这样吗?

可以说是,但也可以说不是。

至少,对于知识分子里很重要的一部分,他们的地位在宋朝发生了明显的下降,而这一下降,对后世中华文明的走势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

(今人所谓的知识分子群体,在不同人眼里是不同的指称。我们是取最大范畴的概念:包括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的研究者。)

这里知识分子的一部分,就是古代的自然科学研究者,又叫伎术官。

伎术又作“技术”、“艺术”,跟现代意义上的技术艺术不完全相同,伎术官是唐代的称谓,它包含了天文、医学、书法和绘画等。但伎术官所包括的天文官、医官的设置,更早在秦汉时期就出现了。

1.

宋朝伎术官地位明显下降,首先就在于官品的下降。

天文官最早是与史官合而为一的,西汉时期的太史公“以著述为宗,兼历象、日月、阴阳管数”,所以司马迁说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也有“史官之权,与天与君之权均”的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地位之高可见一斑。

司马迁后,天文官独立设置,一直以来就是朝廷非常重要的机构。到唐代设有司天监,官品是从三品,同六部尚书(正三品)相差无几,与御史大夫官品相当。

500

而到宋朝,初期司天监机构设置与品级沿袭唐代相同,元丰改制后,撤销了司天监,设立太史局,而太史局令的品级仅从七品,与太常、国子博士以及监察御史相当,可以说从副部级一下跌到初级,可以说是断崖式下跌。

以至于到淳熙二年(1175),宋孝宗都觉得品级太低,又设置了一个五官大夫,把天文官和医官列入期间,官品也仅从六品,涨势不大。医官的品级虽然比唐代太医令的从七品高一点,但又低于唐代尚药局医官的正五品。

伎术官的品级变低,待遇也低。宋朝的确优待士大夫,俸禄恩荫无一不好,但贫富差距也很大,伎术官明显就是穷的一方。光月俸钱,宰相,枢密使,节度使就是伎术官的二十到三十倍。还不算其他的福利,如职钱、衣赐、恩赏等,伎术官是基本没有。

此外,伎术官恩荫也“止授伎术官”,是没资格授文武官职的。

就算这样,伎术官的升迁难度也数倍于文官。宋代,文官是三年一迁,武官是五年一迁。而伎术官在庆历五年之前还是五年一迁,就这样文官们还觉得太过优待,上书宋仁宗改成了十年一迁……

品级待遇低、经济待遇差,宋朝皇室还明文规定皇亲不能与伎术官联姻,宋神宗曾下诏:“不得与诸司胥吏出职、纳粟得官及进纳、伎术、工商、杂类、恶逆之家子孙通婚”。这么白纸黑字把伎术官与买官、奴仆相提并论。可以想象宋代伎术官的心里是如何憋屈了,也可以想象士大夫如何轻贱伎术官了。

2.

一定有人会说,就算以天文、医学为代表的伎术官地位急剧下降,但并不代表宋代的科技发展更差啊,事实上,宋代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最为繁荣的一个朝代,四大发明其中三个就诞生于宋朝(指南针、火药与活字印刷术)。

我并不否认宋代的科技成就。但我们要理清两个概念:科学和技术: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科学和技术是两条独立发展的路子,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很小。

宋朝的技术发达与繁荣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国古代技术传承累积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这个阶段刚好就发生在宋代;另一方面, 宋代的商业化和城市化程度,是拉动技术繁荣重要的外部因素。

宋代的科学呢?由于宋朝与辽、金长期以来处于竞争“正统”的状态,宋代天文历法更加注重为宋代统治者提供合法性的政治作用,对内厉行“天文之禁”。宋代的历法共更换了18次,改换时间之短和频率之高也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

对宋代天文观测水平,洪迈评价为“殊愧汉唐”、“占测荒茫,几于可笑”。

而天文学的发展,是近代科学发展的基础。

宋代伎术官的地位急剧下降,要同宋代士大夫阶层以及士大夫文化在中国社会确立霸权的历史趋势比较来看的。

当士大夫确立的文化霸权,一方面把儒家鄙视“奇技淫巧”的文化偏见推向极致;另一方面,把对自然世界的观察,以“格物致知”的理学形式吸收到这个文化霸权里来,极大限制了中国科学的近代突破。

这个文化霸权,正是宋朝“优待士大夫”“读书人活得最好”的表现。

以科学在西方发展的历史看,经历了古希腊哲学时代、中世纪教会统治时代,再到近代以来的科学革命,有两个特点:一是天文学发展的重要地位,哥白尼、伽利略等的作用不言而喻。

二是国家设立科学研究机构,科学家在统治集团里的地位日趋上升,例如英国皇家学会和牛顿。

500

可惜的是,从宋朝开始的变化,却是背道而行;只有到了列强环视的清末,同文馆设立,这个文化霸权才慢慢松动,而真正到了新中国,科技兴国加重视理工的义务教育,才正在扭转了这个千年以来的趋势。

所以说,宋代也许是对士大夫最好的朝代,但绝对不是对知识分子最好的朝代。

2020-03-18
历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名单公布!26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将出席九三阅兵

外媒关注外宾名单:一场盛会,一睹中国实力

欧盟“加班加点”:利好美国,但不得不干

又一顶尖科学家移居中国,“这有独特优势,他国难及”

“美国喊停,印度反手加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