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设立男生班缓解“男孩危机”,网友:叹为观止
7年前,上海市第八中学首创“男生班”备受关注。而今,首届男生班大学毕业的消息,再次引发公众议论。“男生班”是不是为男生开小灶,为男生单独搞“精英教育”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
2012年,上海市第八中学为了解决“男孩危机”,在全国首创了男生班,把性别教育作为教育实践进行实施。
根据上海社科院当年发布的《2012年上海市中小学生成长情况最新调查报告》,受访中小学生中,女生几乎每门课的平均成绩都要高于男生,特别是在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这7个年级段中,女生的各科平均分数皆高于男生,平均分值相差在3分左右。
不仅小学初中,在高中女生的优势也表现明显。由于中考裸考难度不高,很多男孩子就被中考这一关拦在了重点高中外面。有高中四校的校长表示,因为裸考进入学校的女生较多,为了平衡男女比例,在自主招生时,学校招的男生会更多。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市第八中学的“男子高中基地实验班”开始招生。学校和家长希望通过“男子实验班”,改善男孩的性格。
上海市第八中学原校长卢起升认为,男孩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1、男孩特质造成对传统课堂的不适应,需要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2、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从家庭到学校环境男性角色影响的缺位,造成部分男生男子气概不够。
为了培养男生的特质,上海市第八中学为“男子高中基地实验班”的同学们特别制定了教学方法和教材,开发了适合男生的特色课程。
上海市第八中学新校长周政介绍,开设男生班,是对男生存在的学习问题、行为问题,进行策略性的矫正。比如男生思想集中时间短,不喜欢听表述,那么在上课的时候,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每一年男生班开班前,学校都会对新生做一次调查,了解他们的兴趣点,为的是把学生的兴趣与课程结合好。
上海市第八中学为男生班单独划出一片区域,这里有健身房、模型搭建室、实验室等专门区域,还有一个专门为乐队腾出来的房间。
在这里,男生班可以学习很多选修课,比如安装调制解调器、拆装电脑学习编程、在直升机航空模拟教室里学习直升机的旋翼系统,或者是走进东方航空A320客机的驾驶舱学习客机驾驶。
为了培养男生的男子汉气概,学校开设了野外生存这门课。在这堂课里,男生们会学习在野外如何支帐篷,外出需要带那些工具,学习如何确定所在地的经纬度以及在迷失方向时如何找出路。
在上海市第八中学,学校会根据男生发育的科学规律不断研究讨论男生教学方法,设计男生喜欢的特色课程,给男生们的兴趣和特长充分释放空间。
男生班的教学内容与其它班级不一样,用的语文教材也是自编教材,所以男生班的评价方式与评价标准也与其它班级不一样。在高一高二年纪阶段,男生班被允许不用参加年级统考,前提是任课老师自己提出申请。
不提倡“唯分数论”,学生的成绩就成了家长和社会格外关心的问题。卢起升透露,通过将男生班学生与考上男生班但是没来读书的孩子作对比,发现男生班三年后的高考平均成绩,比那些没来男生班的学生超出5分左右。
2012年,上海市第八中学首次进行男生班招生,2017年学校的男生班已经占全校一半。在2012年接受白岩松采访时,卢起升还曾提过将男生班发展成男校的想法。
对于学校开设男生班的做法,大V@饼干姐 认为,在通行的教育模式下,男生不如女生那男生就应该好好学习,在细心认真方面做出提升,而不是单独给男生分班。如果给男生这样分班,不是解决男孩危机,而是培养了男孩弱鸡。
同时,这@饼干姐 还质疑说,为什么男生不如女生是给男生分班,而不是给优秀的女生单独分班?
对于设立男生班的目的之一的“培养男子气概”,大V@苏耷水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所谓的男子气概,是在传统语境下被美化的,把好的品质都划为了男性的专属。
在语言的形成过程中,隐藏着对性别的歧视。比如,对于男性的形容都是阳刚、雄健这类词。而女性中的佼佼者会被形容为“有男子气概”“巾帼不让须眉”等。过去几千年来,识字权被垄断在男性手里,所以整个语言体系都是男性至上的。
至于靠男校拯救男子气概,@苏耷水 表示不太相信,他认为男性丢失男子气概是源于女性太弱,是一种过分强调男女有别带来的反噬。
大V@反吃瓜联盟 认为,开设男生班不是简单的给男生送关怀,也不是为了成绩差的男生开小灶,而是建立了一套专业、细致、人性化的教育系统,这套系统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男生培养成未来社会的精英,但是明明这套适合所有人的系统,却把女生排除在外面了。
@反吃瓜联盟 解释说,利用公共资源在中国的公立学校搞这样的定制式精英教育并不公平,我们离性别平等阶层平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师范、护理、语言、社科等专业对男生有降分录取;同一届毕业生男生也比女生好找工作;还有在读研和考博时,男生会被认为更适合搞科研,而挤掉同一水平的女生。
同时,@反吃瓜联盟 还提到说,所谓的男生班,其实是对英美男性寄宿制学校的本土化而已。欧美的寄宿制男校培养了一届又一届的白人男性政治精英,他们依靠校友网络垄断着金字塔的顶端,巩固并享受着精英教育所带来的霸权。而在霸权之下,是成千上万竭尽所能也冲不破天花板的女性。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大V@陈迪Winston。@陈迪Winston认为,所谓的男生班就是模仿英式老旧的全男制私立学校,是一套为了维护强化阶级与性别双重特权的校友关系网制度。
设立“男生班”引起了不少女生的不满,有女网友愤愤不平的评论说,男生考不过女生就是“现代教育”不适合男生,教育资源就向男的倾斜,但是没人说男生脑子笨不适合学习。但到了女生身上,在报考警察消防时,就说女的体能不足,不允许女生考。
不过也有网友提到了女校的存在,比如中华女子学院。另外,上海市第八中学的前身也是女校,1969年才开始招收男生。但不少网友认为,女校的出现本身就是性别歧视的产物,现在作为男生班出现的理由并不合理。
到20世纪末,单性别学校的数量越来越少,男女同校的学校已经成为世界的主流。不过,人们后来又逐渐发现了男女生在不少领域存在着各自的优势,于是单性别教育的方式又再度兴起了。
对于单独设立男生班的教育模式,不少网友认为这样做是越来越倒退了。
参考:
《上海中小学生男孩危机现象显著 专家不赞成办男校》,中国新闻网
《首届男生班大学毕业啦!男校男生班能否破解男孩危机?定制的课堂更适合男生~》,新闻晨报
《市八中学“男生班”六年遭遇难题: “唯分数论”壁垒如何打破?》,解放日报
《把“男生”培养成“男士” 上海市八中学首届“男生班”大学毕业》,人民网
《上海一知名中学开设“男子班”探索男生教育规律》,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