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句“黑话”,看尽互联网十年江湖

本文作者:阿花

来源:好物研究院

某一特定群体的黑话,是这一族群彼此身份证明、通关密码甚至是感情归属。

而黑话往往在一个固定的行业或者种群内传播,这些语言只有他们自己才能听懂。

500

只要一经试探,就明白是我族类与否,接下去再采取相应的措施——合作还是翻脸。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互联网,在行业发展变迁过程中,互联网世界形成了一套新的亚文化语言——「互联网黑话」。

黑话体系不断迭代,如从学术意味浓厚的「电子商务」到如今出神简化的「koc」,而变化之中历经的是互联网圈的十年的沉浮往事。

500

1987年9月14日21时07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发出。内容为: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中国互联网的故事从那一天开始,之后十年,搜狐,新浪,腾讯相继成立。千禧前夕的荣光是属于中国电商,阿里巴巴,当当网,京东创立,2004年淘宝网正式上线。

中国互联网迎来了第一波春潮,08年,中国成为互联网网民第一人口大国,2009年,淘宝开启了第一个双11血拼,由此互联网人正式讲起了业内的质朴“黑话”。

2010-2012:质朴1.0

代表黑话:电子商务/病毒营销/爆发增长

2010年,互联网商业新老一代加速交接。那一年,中国网民4.57亿,移动用户首次超过PC用户。柳传志原计划退休,最终却重返一线,带领联想挑战移动互联网。

美团迅速崛起,搜狗独立运营,王兴的老乡张一鸣,筹备一款叫做99房的APP,希望能让信息“流动起来”。

很多传统企业开始发展电子商务业务,品牌商、制造商、零售商以及传统的旅游企业,纷纷搭建网络销售渠道发展电子商务。

500

苏宁易购网正式上线;国美以 4800万元价格正式收购家电B2C网站库巴网80%股份;富士康旗下的B2C电子商务平台飞虎乐购也正式上线。

那一年,我国电子商务领域交易额超过了4万亿元,发生投资事件59起,创中国电子商务B2C市场历年投资数量之最。

500

同一年,苹果发布了被誉为史上最精致、也最经典的一部手机iPhone4;安卓应用市场的App数量首次超过10万,有竞争就难免会遇到撕破脸的局面。

比如那场打得水深火热的“3Q大战”,11月3日,腾讯突然宣布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qq拥有6亿注册用户,而360软件的用户量高达3亿,那天所有的网上用户都面对抉择:

500

2011年8月16日,小米手机发布,微信也正式上线2.1版,微商顺势而起,“病毒式营销”屡见不鲜。

从俏十岁大张旗鼓进驻微商,再到韩束成立微商团队大手笔投资,似乎全民都在尝试进入微商这个电商新生态

500

尽管2010年作为移动互联网开局之年,但“病毒”,“爆发”等直白的表述可以看出互联网黑话系统还在基础的1.0版本中,总体来说算是比较质朴的,还未形成明显的“圈子”。

2013-2014:想颠覆一切的2.0

代表黑话:BAT/O2O/KOL

马化腾在香港大学中的访谈中说:“你什么错都没有,就错在太老了。”

“我们并没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诺基亚CEO在其品牌被微软收购的新闻发布会上潸然泪下。

马化腾和诺基亚CEO的感慨,便是2.0阶段 “黑话”的核心——颠覆、拥抱变化、重新定义,这三个表达了同种意思:对现有成熟商业模式和掌控权的正面挑战。

500

在黑化2.0阶段中涵盖了新的商业模式、对用户的理解以及多种营销方式,涉及范围更为广泛且更聚焦到细节;针对投资人的“黑话”更多了,比如o2o,kol等等。

500

官方数据显示,2013年,电子商务、移动App、生活消费、社交、工具等仍然是创业者创业的主要概念和方向。

电子商务和移动App开发属于最热门的创业方向,分别占到新增项目总数的14%和13.5%,另外再加上生活消费、社交和工具,这5大概念总共贡献了超过6成的新增项目。

当时大家感受最多的O2O应该是在生活服务领域和餐饮领域,比如美团、携程、去哪儿,而另一波年轻人则致力于成为“KOL”。

500

网红经济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形成供应链,一个名为“网红孵化器”或“KOL”学院的行业正兴起一轮新的热潮。

比如作为中国网红第一股的如涵,2014年,仅靠张大奕一人就维持住了公司的半边天。

2015-2017:集大成者3.0

代表黑话:《从0到1》/新零售/共享经济

互联网各领域持续走向专业化,不看几本书都不好意思来装逼了,其中就有这本《从0到1》。

市值几近千亿的PayPal创始人,以他的创业经历和投资经历描绘的从0到1。全书花了3/4的篇幅在叙说“正确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选对了“1”的方向,后面才有从1到1000。

500

2015年,无数有野心的中国年轻人都在找这个“1”,写出《激荡三十年》的财经作家吴晓波曾说:中国经历了几次大的创业浪潮,到了2015年将更为显著。

电子商务和年轻人创业激情对整个中国市场的冲击持续加大,消费行为会变得越来越轻,创业者变得越来越轻,一切顽固的过往成功的商业模式都将烟消云散。

即将面临的是一个更加不确定的年份,好多新的、好的商业机会越来越多——比如

500

2016年10月马云在云栖大会上第一次提出新零售,“第一个是新零售,线上、线下以及物流的结合才会诞生新零售,新零售诞生后又会对纯电商和纯线下产生冲击。”

概念一出,“盒马鲜生”,“超级物种”,“便利蜂”等零售新物种便层出不穷。阿里巴巴这几年火力全开,四处收购。

腾讯在新零售战场也是大动作频频,2017年12月入股永辉,18年1月又入股家乐福 ,新零售战场热闹非凡。

马云认为,不久的将来“新”的概念将赋能各行各业,这也是所有人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再次呼吁各国,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制订独特的政策,为30人以下的小企业制订独特的政策。

然后无数年轻人都蠢蠢欲动,他们的梦中巴别塔中就包括——

500

2017 年共享经济的发展可以说达到了顶峰,比如共享单车,摩拜曾在2017年进行了5次融资,ofo也获得了三轮融资。街电等共享充电宝公司也获得多轮融资,有的单轮融资额达到3亿元以上。

不过,从时间点上看,共享企业的融资时间基本集中在上半年,下半年则不容乐观。

2017年6月,重庆的悟空单车便宣布退出市场,成为首家倒闭的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以及共享汽车等部分企业也都因为运营不当,资金匮乏,最终倒闭。

一家家共享企业的关闭,预示着行业风口的紧缩,共享经济的发展开始趋于平稳,到了洗牌的时刻,留下的只能是有着持续创造效益能力的企业。

除了共享经济领域,其他互联网行业黑话如“快速迭代”、“资本寒冬”、“护城河”等消极词汇迸发。

总结起来,便是to B、获客成本水涨船高、企业需要核心竞争力。

情况到了2018年并没有好转:

2018-2019:卡住的4.0

代表黑话:下沉/壁垒/复盘

这是一个没钱又没想象力的阶段,事实也确实如此。裁员、优化、降薪、组织架构调整、经济寒冬,自2018年下半年开始,这些词时常出现在大众视野。

9月30日,腾讯时隔6年后首次动刀组织架构,12月11日,脉脉上出现了大量“知乎裁员”的消息。

12月19日,美团相关口线的员工交换消息,传内容线将裁员300人,点餐技术线裁员达50%。

2019年2月15日,程维宣布公司将做好过冬准备,将对非主业进行“关停并转”,对业务重组带来的岗位重叠和绩效不达标的员工进行减员,整体裁员比例占到全员的15%,涉及2000人左右。

2月中旬京东集团开年大会上,宣布2019年将末位淘汰掉10%的副总裁级别以上的高管。

500

即便裁员潮涌动,还是有无数年轻人准备在互联网圈大放异彩,贡献青春,毕竟互联网的可能性难以想象——

2019的下半年

私域流量/koc/iot

新的黑话依旧保持着强竞争力和吸引力

比如“私域流量”,你可以自由反复利用,无需付费,又能随时触达,被沉淀在公众号,微信群,个人微信号,头条号,抖音等自媒体渠道的用户。

500

相对淘宝,京东,百度这些公域流量平台,它属于你的“私有资产”。在私域流量的加持下,发展成为一个新的KOC(关键意见消费者)或许不是梦。

500

然后你还可以选择,努力让iot(物联网)照进现实,完成50年前,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的万物互联的幻想:使用智能手表可以自动获取信息,帮助人类进行智能决策。

可以说自从人类有了互联网以来,被幻想出来的东西越来越多。而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黑话会是什么?

参考文献:

互联网黑话迭代简史

https://36kr.com/p/5245302?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2019-09-22
科技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