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鸟致敬户外不一定非得炸山啊
文/挪威
专业相关,我就是学环境科学的。
大家应该都已经在网上看到了,蔡国强老师联合始祖鸟一起完成了一个艺术项目 ,他们称之为「升龙」,但大家觉得这玩意就是「炸山」。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项目的地点,是在喜马拉雅山。
我记得上动植物学课的时候,老师讲到青藏高原那一块,特别强调大家日后去玩不要留下人类的东西,因为生态太脆弱了。
很多人可能不太能理解生态脆弱,什么叫生态脆弱?很简单,物种多样性极低。
判断是生态系统强弱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物种多样性。
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一般比较强,起个火发个灾害迅速可以恢复,相对来说也比较能容纳人类,因为人类最喜欢折腾,因为整个系统的食物链极其复杂。
比如一把火烧死了A,B本来吃A为生,但没有A,也有替代的食物,B还是能存活,也就不会对吃B为生的C物种产生特别大的影响。
没什么多样性,整个广大的区域就那么点物种,C吃B,B吃A,一把火把A烧没了,整个生态系统都会完犊子了。
大家可以代入一下自己,作为打工人,如果你有3份收入来源,裁员也就没什么可怕的了,你还可以吃另外两个。
但如果你收入来源就这么一个,苟又没苟住,就容易出问题,顺带着依靠你的家庭和父母都容易出现生存危机。
物种的多样性,以及基于这种多样性产生的复杂性,对生态系统来说特别重要。
而喜马拉雅山就属于生态非常脆弱的地区,虽然喜马拉雅山整体的物种多样性是可观的,但那是因为海拔高,导致每个海拔区域都有一套自己的生态系统,不过要是单独看某个海拔区域的单个系统物种数量,多样性就没了。
没有多样性,也就没有复杂性,特别是海拔四五千米以上的区域,那基本上没什么物种。也就是高山草甸的生态系统。
在这种系统里,每一个物种的存在,都是比人类命长得多的自然进化的结果,在这个系统里都是关键角色,弄死一个物种,差不多等于弄崩掉整个系统。
所以,对于环保方面的争议,始祖鸟和蔡国强老师方面给出的回应坦白讲站不住脚。
什么叫用的都是生物可降解材料,这地方基本都没有生物。
四五千米的海拔,而且还是野外,你上去拉坨屎放那里,可能都要非常非常长的时间才能被消解。
首先是温度低,其次是微生物少,所以很多去爬珠峰的,人类粪便已经构成了巨大污染,其次是尸体污染,因为人微生物真的处理不了。
我仔细看了一下,对于可降解材料的解释,组织方是这么解释的,通过了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检测,属于环保材料,生物可降解。
但这里的问题是,适用于帝都的人类聚居区城市区域的生物,不一定适用于海拔四五千米的喜马拉雅山。
粪便在城市区域肯定有生物去消解,你要是跑到广州大街上拉坨屎大家一般不会骂你污染环境,也就是骂你不文明,再把你打残。
但你跑到喜马拉雅山上去拉屎,那真就是污染环境了。
生物和生物是不一样,环境和环境,也是不一样的,适用于帝都的材料,不一定适用于喜马拉雅山。
当然了,如果是做了实验,验证了这些材料可以被当地生物降解,并量化了降解周期,那当我没说,但做了这一步的话,建议把实验报告公开,消除公众误解。
你要是代入喜马拉雅山的细菌真菌,你委屈就更大了。
首先这什么破环境,要什么什么没有,天寒地冻的,我在这里库库搬砖那是我命不好我认了,你弄这么大一堆东西撒这里还让我去干。
你说我能分解得了,属于可分解得。
你听谁说的,你是不是听帝都那边那些微生物在那瞎比比,废话,它们当然能干,另外可分解的标准是怎么制定的?
调研的时候,你丫开会的时候喊我了吗?
至于燃放之后立即清理了残留物,还对草甸进行了翻土修复,听起来就更没谱了,是把表土翻过来变成底土 ,然后把底土变成表土嘛吗?
这是直接把整个污染物完全就翻到下面去了,而且把原有的一些植被根系啊什么之类的东西,都给铲掉了。
退一万步讲,这些都不构成问题,但喜马拉雅山那是什么地方,是 很多人跪拜超圣的地方,那是一个符号。
为什么非得在那地方放烟花呢?搞那么大动静。
始祖鸟致敬户外,其实有很多种可以致敬的方法,不一定非得炸山。
别的不说珠峰上很多人类的垃圾,给垃圾清理的团队投入资金,把清理珠峰垃圾变成纪录片发出来,大家一定喊好。
整个青藏高原都有很多垃圾,这些垃圾都会严重影响当地生态系统。
据我所知,也有很多团队定期去清理垃圾,和他们合作,给钱给设备,帮助减少青藏高原的人类污染,发出来也会获得赞誉的。
喜欢户外的朋友说,户外有一条原则,叫做无痕,怎么带进去的东西,怎么带出来。
致敬,应该减少干扰,而不是增加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