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每个地方差距很大,我小时候在某三线工程的城市,每个单位都有托儿所

【本文来自《真要按六、七十年代的标准来养小孩,现在双职工就是养十七、八个孩子也不会发愁》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可能每个地方差距很大,我小时候在某三线工程的城市,每个单位都有托儿所。

特别大的单位(上万正式职工)有标准幼儿园,一般单位(几千正式职工,临时工不算人数)只有托儿所,没听说没有托儿所的单位。托儿所用的是本单位的家属,就是说你在单位里干,你家里有人没工作,那么单位以临时工的形式聘用你家属到托儿所上班, 托儿所的小孩都是本单位职工的小孩。所有人都互相认识,托儿所也认真负责,家长也放心。职工上班的时候把小孩带来,下班的时候把小孩带走。

托儿所之后,是本单位办的小学和中学,学生都是本单位职工子弟,放学了在学校玩,家长随便什么时候来接都没问题。老师也算是单位职工,和学生家长是同一个单位的同事。

单位里和学校里还有卫生所,医院里开了屁股针,放到卫生所去,学生课间可以去打针,不用再每天浪费时间去医院。小毛病卫生所也能看。小孩子玩的时候皮蹭破了,没有大人的情况下,会自己跑去卫生所让包扎或涂紫药水消毒。

安全也没有太大问题,各单位都有民兵和保卫科,都有真枪实弹,关键一大堆人互相都认识,有生人立马就能发现。

发表于上海市
09-21
社会 生活 历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担心依赖美国,恐惧不如中国”,欧盟又挣扎…

“以前,世界仰望、效仿西方民主,但现在…”

英国钢铁行业哀叹:欧盟这波比特朗普更狠

“特朗普四处托人却希望渺茫,挪威官员想请病假躲躲”

“羞辱”完了,“环保少女”被以色列驱逐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