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女娲在新疆
小时候学中学历史,记得看一个伏羲女娲图,手持规矩。老师告诉我们说,这天地的规矩,就是伏羲女娲创造的,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今年年初的时候,去新疆历史博物馆,看见伏羲女娲图孤零零的在一个角落摆放着。我心想,这应该是一个复制品,当我凑过去仔细确认了几遍后,发现是原品,而且是新疆出土的。
新疆发现唐代汉风伏羲女娲图
大概是过了一周左右,央视的《国家宝藏》栏目便播出了一期新疆博物馆的《伏羲女娲图》。这幅伏羲女娲唐代绢本彩绘,是1963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
之后,在四川、山东、河南等地的汉代古墓中也陆续发现了伏羲女娲图。但新疆博物馆所藏伏羲女娲图与内地出土的还有所不同,画中的伏羲眉心有红纱,留着络腮胡子,高鼻深目,很有胡人特征;女娲在左边,头梳高髻,眉心点红纱,高鼻深目,极具异域风情。
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福佑社稷之正神,同时也是我国文献记载最早的创世神。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此图的出土,证明了中原文明和新疆地区千丝万缕的关系。时至今日,祭祀伏羲女娲成了民间群众祈求平安、家庭和睦,具有寻根问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方式。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民族有着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但是56个民族长期互相交流、影响,我们又是一个多元的统一体。
其实,笔者认为新疆不仅仅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地,还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中国的主流神话中,都把昆仑山当做神山,女娲伏羲还有西王母等众神仙就生活在昆仑山上;考古在新疆发现了大量承载中华文化的史前文物(远在张骞通西域之前);早在张骞通西域之前的1600年之前,西域和新疆就存在着密切的交往,商代的玉石之路就早已存在,内地考古发现的3000年前的新疆玉石比比即是。
《伏羲女娲图》 唐,绢本设色,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长期以来,在文化问题上,“三股势力”极力夸大文化差异性,宣扬“中华文化就是汉文化,维吾尔等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没有关系”,“伊斯兰文化才是维吾尔文化的源头”,严重消解了一些少数民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新疆地区各民族文化要生存、繁荣和发展,决不能脱离中华文化的母体,必须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基础上,在与中华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中,实现与时俱进、自我革新。
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离开了中华文化这个怀抱,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任何历史时期,无论哪个民族,哪种宗教,都把应当把中华文化作为共同的文化信仰,中华文化是我们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作者:诺言呼图克图。
延伸阅读
您的转发点赞,是对都护君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