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场需求上看,律师远没到饱和的程度

【本文来自《要不要报考法学?》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关于法学进入机关是否辛苦的问题,可能与地域有关,我同学毕业没多久就进了法院,几乎是我们几个基友中生活最惬意的一个,比我们普通牛马强多了。

至于律师是否饱和的问题,从市场需求上看,远没到饱和的程度,但从供给侧来看,很多年前就已经饱和了,至于收入,除了个人的专业能力外,还得看你本人的下限,我认识有个师兄,二十多年前就已经转行了,我同学早几年也离开了这一行儿,因为实在不想恶心自己。当然,也有一直在这个行业坚守的:有个不怎么熟的同学,一直在做保释和探视业务,笑称“三年一套房”。

当年“一入法门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其实不仅仅是一句玩笑话。

专业过剩这个问题,是体系性的,自从改革后,开始限制其他专业去考取职业资格,号称是“专业性”及“法律思维”之必要,这不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因为法律实务是一门更加重视经验的学科,除了自身的法律事务的专业经验,最好还要有足够的领域方向的专业经验,比如医学、财务、计算机等领域,也即你描述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更好地完成委托,但目前这种“专业化”方式只会让通过法本走向工作岗位的从来者能力越来越弱,很多人都来争抢基层市场的饭粒,进而给人一种“过剩”的表象。

发表于浙江省
06-20
社会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担心依赖美国,恐惧不如中国”,欧盟又挣扎…

“以前,世界仰望、效仿西方民主,但现在…”

英国钢铁行业哀叹:欧盟这波比特朗普更狠

“特朗普四处托人却希望渺茫,挪威官员想请病假躲躲”

“羞辱”完了,“环保少女”被以色列驱逐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