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这位何同学的说法,看看哈佛筛选毕业生代表的流程有多严格

【本文来自《第一个在哈佛毕业典礼演讲的中国人,后来怎么样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按照这位何同学的说法,看看哈佛筛选毕业生代表的流程有多严格:

演讲代表的筛选颇为严格。我记得当时的流程是,三月份提交演讲初稿之后,学校的十多名评委会从上百份申请文书中筛选出他们认为的当届最好的演讲稿,进行初赛。只有十多个学生会入选复赛,然后是终极演讲比拼,直到评委选出心目中最合适的演讲者。最后站上台的只有三个人,将分别作出拉丁语、本科生代表、硕博士生代表的三场演讲。

整个流程的时间跨度超过一个月,学校希望能在这些有意竞选的学生里,挑选出能够代表学校文化理念的演讲人选,作为当届的代表致辞。就我个人的观察,哈佛毕业演讲需要你既符合毕业典礼的主题,又能联系自己的经历,每年会有背景完全不同的人在毕业典礼演讲,所以题材差异极大,每个人都有自己个性化的故事。

发表于上海市
06-10
社会 教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高市早苗急赶着“送大礼”,日本网民炸锅

“电话接到手软,但我们不是中国,做不到啊…”

“特朗普政府忙半天,只是在努力解决自己制造的危机”

特朗普“驾临”,日本呈上5500亿美元“大礼包”细节

想让荷企接手?“没用!客户不会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