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为啥被老婆扇耳光?

出处 |  策辩

这其实是一件水相当深的事,远不是某些媒体某些专家所言夫妻家庭矛盾闹别扭的八卦。

500

两个疑点:

一是布丽吉特为何在这个外交活动敏感时刻前扇马克龙耳光?我们都知道,打人不打脸,对于男人来说这种公开或者说半公开场合扇脸,是极具羞辱性质的。如果马克龙老婆布丽吉特机舱内部吵架动手,或许可以说是马克龙辩解的“开玩笑”,但半公开场合众目睽睽之下打脸,就很不正常了。

二是这件事怎么就公开并全网炒作了?从公开的画面看,事情发生在越南河内机场当地时间5月25日晚上,以当时环境机舱出口附近的情况,不是内部人员是难以捕捉到的;而参与活动不是法方随行人员,就是越南接机的政府外交官员,怎么就被摄像且传出去了?

先说第二件事。

从公开信息看,是俄媒最先报道马克龙被老婆打脸。法国爱丽舍宫因此否认视频真实性,称是人工智能AI生成的虚假画面。以当下在俄乌问题上法国和俄罗斯的敌对情况看,俄罗斯报道不奇怪,法国否认也不奇怪。

视频来源上以俄罗斯和越南的关系及其在这里的布局,拿到也不奇怪。如果是只有俄媒报道,其实掀不起这么大的风浪,毕竟当下AI人工智能深度视频造假作妖的事不少。法国政府以这为借口,要求西方社交媒体控制热度,并不难。

可偏偏这个时候,美联社狠捅了马克龙一刀,公布了“完整”视频,迫使爱丽舍宫当场把自己否认的话,给吞了下去。美联社是哪家的?表面自然是美国的。可在不久之前,这家美国媒体与特朗普冲突,被禁了白宫采访权,闹得沸沸扬扬。

美联社怎么拿到内部“完整”视频的?美联社真正主子是谁?不言而喻。

再说第二件事。

虽然不少专家否认布丽吉特和犹太财团的关系,但一如苏纳克以印度裔身份执掌英国的背后,苏纳克高盛门徒出身很难解释一样;马克龙在“泡到”大自己24岁老师(有夫之妇)后,迅速加入罗斯才尔德家族,帮美国通用电气肢解吞并法国对手阿尔斯通“立功”,然后成为了法国最年轻总统,这很难解释。

马克龙“少年得志”,自然不可能完全甘愿当“傀儡”。不愿当傀儡,自然得有人盯着,有人不时敲打。如5月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斯塔默在火车车厢被怀疑“疑似吸毒”事件,同样如此:内部录像怎么传开了?

根据公开资料,布丽吉特不仅参与马克龙政策讨论(2022年法国大选期间被批“干政”,还通过家族资源网络深度介入马克龙政治决策。如布丽吉特家族通过控制甜菜产业链,影响欧盟农业政策;但2024年马克龙推动的“数字主权”战略与布丽吉特家族产生利益冲突。如布丽吉特家族企业2017-2022(马克龙第一任期)中标公共项目金额激增300%,但马克龙2024年推动的军工复合体改革削弱了家族传统势力范围.....

其他还有政治接班人上,法媒披露布丽吉特正培养“影子权力”,试图主导欧盟数字教育标准制定,秘密会见马克龙潜在接班人等。

上述做法是哪个势力最擅长的?不言而喻。

最后要提醒的是法媒《世界报》披露的一个细节:飞往越南行程中,布丽吉特主张公开支持菲律宾南海主张;而马克龙倾向谨慎表态,飞行途中可能因此争执。

有没有道理?

5月22日马克龙主动致电中国,讨论经济合作与国际事务协调。不难看出,马克龙还是相当清醒的。而5月26日马克龙开始在越南大放厥词,称法国要支持“南海航行自由”,支持越南,法国是“印太国家”,要维护“基于国际法的海洋秩序”。

一巴掌改变了马克龙的态度?不得而知。

500

5月25日马克龙被老婆扇耳光的同一天,社交媒体上大肆传播以色列坦克指挥官,将熊猫玩偶“斩首”,然后挂在坦克炮管上“示众”的图片。如此暴力反人类,西方社交媒体没一个以“暴力”为由封禁。

几件事结合在一起,不言而喻!

出处 |  策辩

发表于广东省
05-27
国际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谈及特朗普,“很失望,我们成替罪羊了”

“从零开始发展行不通,我们必须拥抱中国”

“简直势不可挡!”美议员又操心起中国了

被当面说“胆怯”,特朗普大破防

“欧盟想‘投降’,只有法国公开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