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字绝大部分都是从历代书法作品、民间印刷作品中整理得来的古俗体字

【本文来自《我海軍舰队外访,舰员書写繁体字作外交,可以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不是有成就的伟人都习惯写繁体字,而是练过书法的人都相对习惯写一些常用的繁体字,比如我常写的繁体字包括“筆、見、頁、談、國、經、電、能、頁、處”等,因为这几个字在使用手写时,在字体结构上通常会比简体字更容易搞定。

而且简体字也不是什么今人的专利,实际上,在很多书法作品中,一些书法碑刻中,一些墓志铭中,甚至御笔中都能见到简体字,只是那时称之为俗字,建国后对这些字进行了规范和推广,新创的简体字其实并不多。

简单来说,我们现在使用的简体字,其实绝大部分都是从历代书法作品、民间印刷作品中整理得来的古俗体字。

我们真正新创的字其实是二简字,但这玩意儿因为简化得太过于逆天,只短暂地推行过一段时间,到现在通常只用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会偶尔使用,比如我们在某些场合能见到的手写的“仃车、亼合”对应现在的“停车,集合”。

发表于浙江省
04-14
历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39%!“瑞士举国目瞪口呆…”

就业数据两月掉25.8万…特朗普破防,开了统计局长

“特朗普把印度当成反面教材,用来威胁其他国家”

“美出口审批机构趴窝,企业界急喊:中国订单要飞了”

又一典范!“中国方案更实惠,还手把手教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