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以一生诠释奉献与担当

2025年2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他的离去,是中国科技界和国防事业的巨大损失,但他用一生诠释的奉献与担当,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一、隐姓埋名,铸就国之重器

1958年,中国启动核潜艇研制工程,面对外国的技术封锁和国内的重重困难,黄旭华毅然投身这一伟大事业。从那时起,他隐姓埋名30年,连家人都不知其工作内容。他远离家乡,扎根荒岛,用“头拱地、脚朝天”的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在他的带领下,中国仅用13年就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黄旭华曾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他的母亲直到1987年通过媒体报道才了解儿子的真实身份。这种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是他一生的坚守。

二、以身作则,彰显科学家担当

核潜艇研制过程中,黄旭华不仅以身作则,更以生命为注。在核潜艇极限深潜试验中,他不顾个人安危,亲自下潜,成为世界上首位亲自参与深潜试验的核潜艇总设计师。他用实际行动稳定了军心,也展现了对技术的绝对自信。这种担当精神,不仅激励了团队,更为中国核潜艇事业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三、淡泊名利,坚守科研初心

黄旭华一生低调,直到2013年才因媒体报道被公众广泛知晓。他多次将奖金捐出,支持科研和教育事业。2019年,他荣获“共和国勋章”时,仍谦虚地称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他用一生诠释了“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崇高品格。

四、精神永存,激励后人前行

黄旭华的一生,是为国家奉献的一生,是为核潜艇事业拼搏的一生。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核潜艇精神。他的事迹不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研工作者,也成为全体国人的精神财富。

发表于上海市
02-26
生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阵容庞大!关键时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国

欧盟深吸一口气:这也太荒谬了

“显然特朗普先退一步,虽尴尬但有用”

“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国打了个样”

“英美贸易协议这项‘毒丸’条款,中方狠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