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里程焦虑!比亚迪全固态电池下线!

你是否设想过,电动车的充电时间将从半小时缩短至10分钟,续航里程轻松突破1000公里?这一想象即将照进现实!

比亚迪首席技术官孙华军近日宣布,公司已攻克全固态电池量产难题——60Ah样品成功下线,预计2027年启动示范装车,2030年全面铺开。

500

这项技术不仅将彻底改写电动车续航和充电规则,更可能让当前困扰车主的"电池衰减焦虑"成为历史。

相比传统液态电池,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翻倍至400Wh/kg,循环寿命高达10000次,充电效率提升3倍,极端环境下安全性更是质的飞跃。

老油条告诉你这意味着:未来购车者能以相同价格获得续航翻倍、寿命超15年的"永动机"级电池,二手车残值也将大幅提升。

十年磨一剑:比亚迪的固态电池突围史

2016年在宁德时代狂揽三元锂电池订单、特斯拉忙着扩建超级工厂时,比亚迪研究院角落里,一群工程师正对着一块冒烟的实验电池眉头紧锁。

"搞固态电池?不如研究永动机!"行业质疑声中,他们选择了最难的硫化物/氧化物双路线并行研发。

500

2022年,仰望U8测试车深夜驶出重庆基地,搭载的固态电池组在零下30℃的雪山测试中,续航达成率91%——这个数据至今未被同行超越3。

但王传福按下暂停键:"消费者需要的是买得起的技术"。

500

2024年,当60Ah全固态电池在常州中试线下线时,三个数字让行业沸腾:400Wh/kg能量密度(Model Y的2.3倍)、10分钟快充(一杯咖啡时间)、穿刺实验零起火。

特斯拉工程师私下感叹:"这可能是马斯克最想收购的技术"。

你的生活将被这样改变

场景1:周末跨省自驾游

"导航显示剩余电量30%,但前方是海拔4000米的折多山..."传统电动车主的噩梦场景,搭载固态电池的仰望U9,实测续航1200公里,从北京到南京中途无需充电,那叫一个爽。

500

场景2:北方冬季通勤

哈尔滨车主李女士再也不用提前1小时预热电池:"-40℃环境下,我的腾势N8续航只衰减8%,方向盘加热再也不用省着用"。

场景3:安全焦虑终结者

广州暴雨季,泡水48小时的固态电池组重新启动的视频,在抖音获得230万次转发8。网友评论:"这下真能当船开了"。

狂欢背后的技术深水区

咱们聊聊电池成本 ,当前1度电固态电池成本高达2500元,相当于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的8倍。

比亚迪的拯救密码是:用CTB(Cell to Body)技术将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提升至76%,变相降低单位成本。

500

 实验室里循环1000次容量保持率92%的数据虽亮眼,但真实路况下的电池衰减仍是未知数,也就是寿命至今是个迷。

比亚迪的解决方案是:云端BMS系统实时调节充放电策略,如同给电池配备"私人医生"。

充电呢, 10分钟快充需要匹配1000kW超充桩,这相当于给每个充电桩装一台核磁共振仪的功率。

重庆示范站的数据显示,现有电网改造费用高达300万元/站6。

谁将笑到最后?行业洗牌启示录,消费者有啥期待呢?

 2027年搭载固态电池的仰望U9预计售价80万,但到2030年,DM-i混动车型将实现"油电同价"。

这意味着:5年后,15万级家用车也能享受超1000km续航。

产业链也会有大地震吧,正极材料厂可能已经开始囤积硫化物(Li10GeP2S12)原料,相关股票半年暴涨300%!

特斯拉4680电池团队转向全固态研发,马斯克急眼内部讲话就说:"必须赶上这班车!"

500

 长远来看,丰田将固态电池量产计划提前至2026年,德国大众则与比亚迪签署专利交叉授权协议。

这场由中国企业主导的技术变革,正在改写百年汽车产业规则,也在悄悄改变世界。

写在最后:一个更自由的出行时代

当充电焦虑、续航缩水、安全风险逐渐成为历史名词,我们或许会怀念这个充满变革的年代。

比亚迪固态电池带来的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一种生活可能性的解放——就像2010年iPhone4重新定义手机那样,它正在重新定义人与车的相处方式。

"下一次当你驱车穿越青藏高原,或是载着家人在零下40℃的漠河看极光时,那块安静工作的固态电池,会成为你探索世界的勇气来源。"

你对接下来的新能源汽车的全固态电池这事儿

老油条说车

发表于浙江省
02-25
科技 社会 汽车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船、箱双双告急!两个月后更糟了”

台“邦交”危机再起?“不意外,转向或已近尾声”

沃尔玛准备以关税为由涨价,特朗普威胁

美大使“委屈”上了:加拿大抵制美货是侮辱

特朗普准备卖了“美国之音”总部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