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春晚」终于洋溢着粤味大湾区潮
虽然除夕已过去了多天,但以往历年来并不关注央视「春晚」的朋友们,却仍然在「津津有味」地品评二零二五年央视「春晚」。因为这个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的第四十三届「春晚」,首次给了粤语区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足够的地位,而且还结合到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九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将来自广东省的粤剧、英哥、狮艺等「非遗」项目搬上了「春晚」的舞台。另外,在其它的一些节目中,也有来自粤港澳的歌手、舞蹈演员等在不同的节目中献艺,就连主持之一的撒贝宁也是在广东出生。这次,可让过去总是对「春晚」忽略了南方尤其是广东的朋友们,「出咗一啖气」。
实际上,在以往,几乎成为全国人民年夜饭后「标配」的「春晚」,不但是几乎「忽略」了广东,而且也让广东省的电视观众「遗忘」了。因而这个几十年来连续霸占着「全球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宝座的专题节目,在广东省的收视率却是始终在全国垫底,二零二四年「春晚」广东的收视率只有百分之三点四,排在倒数第三,但「低处未算低」,广西和海南更是分别只有百分之一左右。
这当然是来自主客观的多方面原因。一方面,在「春晚」播出时,北方尤其是长城以北地区,正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人们都「趴窝」在家里,一边「围炉取暖」一边欣赏「春晚」;而两广地区(海南省曾经属于广东省)却是气温如春,人们在吃过年夜饭后,上街逛花市、放烟花,鲜有在家抱着电视机的。等到逛完花街,放完烟花,叹完宵夜烧烤后,回到家中打开电视机时,「春晚」已经在高唱《难忘今宵》了。
另一方面是更重要的属于主观性的深层次原因。以往「春晚」的主旋律节目往往以北方文化尤其是东北「二人转」味道的节目为主,小品和相声的梗也大多围绕北方人的日常生活展开。即使是有拿粤语来「说事」,也是以带有「歧视」的因素,如一个小品将「唔知」以谐音读歪为「母鸡」等。而且,部分广东人对赵本山、小沈阳等人「肉麻当有趣」的小品有点不屑,觉得与自己的文化品位有隔阂。因而「春晚」与粤语区的两广及港澳的距离越来越远。
而二零二五年「春晚」的主流风格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似乎是总是南方起来了。虽然在四个分会场的安排上,没有两广,但在北京主会场的节目安排上,却充满了浓浓的「粤味」,而且还紧紧扣着这是「春节」被列入世界「非遗」名单后的首次「春晚」,安排了广东省被纳入全国「非遗」项目的粤剧、英哥及狮艺,在「春晚」的主会场上献演,可说是有点「偏爱」广东了。
「南国红豆」粤剧再次登上「春晚」舞台。小品《借伞》围绕《白蛇传》中「断桥借伞」的经典桥段,巧妙串联京剧、粤剧、川剧、越剧四个剧种,在一连串不期而遇的「误会」中拉满喜剧效果,也为观众送上「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祝福。其中的粤剧部分,由广东粤剧院青年演员谭清怡、苏美琪带来新编粤剧《白蛇传•情》中的「趁好天时」选段,粤曲唱段婉转动听,表演俏皮可爱。节目的最后还邀请一九九二年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主演赵雅芝和叶童同台合唱《青城山下白素贞》。当她们再次唱起熟悉的旋律,让人们直呼:「千年等一回」「我无悔」!
山呼海啸春潮涌,遍地英雄踏歌来。伴随着「满眼东方潮,盛世舞英歌」的嘹亮歌声,被网友戏称为「最强过年氛围组」的英歌舞,今年首次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在谭维维领衔的节目《潮起舞英歌》中,来自揭阳的普宁南山英歌队、普宁富美青年英歌队激情起舞,舞姿刚劲,击槌有声,共同演绎中华儿女的豪迈与洒脱。除英歌舞外,演出还融合了蜀绣、潮绣、潮州大锣鼓等多种非遗元素。《潮起舞英歌》唱出中华儿女的豪迈与洒脱,包括英歌舞传人在内的舞蹈演员们跳起「中华战舞」,「舞」与「武」舒展壮志豪情,尽显中华民族自信昂扬、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的英歌舞,长期流传于广东潮汕地区,歌颂扶正压邪、团结战斗的英雄气概,二零零六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男子英歌取材于《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故事,其动作威猛阳刚、服饰色彩鲜艳、音乐热闹欢快;女子英歌多描绘花木兰从军和穆桂英挂帅的故事,体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飒爽英姿。遗憾的是,在「春晚」的舞台上,可能是受到各种考虑的制约,英哥舞者没有按照习惯画上各种「大花脸」,而且更没有「时迁」的角色,及英姿飒爽的「令旗手」。
不过,广东八岁女孩林熙悦在歌曲《登高》中的C位「小狮子」轻盈跳跃、灵动活泼表演,弥补了这个遗憾。同样来自潮汕地区揭阳市的林熙悦,在去年春节,在路边独自练习舞狮,路过的专业舞狮队为她敲锣助威,这一幕传承的力量感动了无数网友。如今则舞上了「春晚」的主舞台,而且还是在「C位」,真是「非遗」传承有人。
另外,在英歌舞中也有一位七岁的小男孩陈楷铭,是家中第四代传人。这更是严格意义上的「非遗」传承人。
除了是「非遗」元素之外,也安排了「正宗」的粤语歌曲,以劲歌金曲创编节目《湾区乐好》呈现。「大湾区哥哥」陈小春、张智霖、周柏豪合唱了经典粤语歌《海阔天空》《男儿当自强》《红日》,唱出了一代人的奋斗精神。汪明荃携薛凯琪、刘惜君、钟楚曦演唱了同样经典的《万水千山总是情》,情意绵绵。最后,众人合唱的《沧海一声笑》《湾区之约》,唱出了大湾区儿女的万丈豪情。今年春晚也是大湾区艺人「含量」超高的一届春晚,多位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嘉宾为观众带来了精彩表演。陈伟霆,和苏有朋、张艺兴等一起带来开场表演《如意舞步》;梁家辉作为特邀嘉宾参与歌曲《登高》的演出;莫文蔚和毛不易搭档演唱《岁月里的花》;杨宗纬、容祖儿、罗嘉豪、郁可唯等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的歌手共同演绎歌曲《如意》,唱出相扶相依、彼此祝福的深切情意。
基于二零二四年为巴黎奥运会举办年,为此「春晚」剧组邀请到巴黎奥运会中国运动员代表曹缘、刘宇坤、邹敬园、张雨霏、辜海燕、冯雨、李雯雯、王昶、伍鹏、邓雅文等,「爆改」电音版《孤勇者》。曾记否,去年奥运国家运动员访问澳门时,也是高唱《孤勇者》?
「春晚」终于在南方尤其是粤语区走出了「低洼地」。根据央视总台日前公布的二零二五年「春晚」的视听率数据,粤港澳大湾区的视听率达到百分之十八点六,打破了「大湾区人不看春晚」的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