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译解之《道德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句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译文:有一个东西,浑然和合,先于天地而生。孤寂寥然,自然自立,未曾改变。循环运转,从不停止,可以认为是天地的母亲。我不知道他的名称,用“道”字来记录表达。
解析:如果我们把“天地”理解为宇宙的话,那么我们就能理解这几句话所描述的是宇宙诞生之初或之前的某种存在。浑浑然,寂寂然,孤寥独立,看不出变化。这个存在的内部是一直在旋转的。就是它演化诞生了宇宙。因为天地都还没有,所以这个存在本来没有名字。为了叙述方便,就用“道”字来称呼。
由此可知,“道”是先于宇宙的存在。联想到宇宙大爆炸假说,联想到多维宇宙的坍缩假说,先贤的描述仿佛看见了宇宙之初的景象。结合其他语句的描写,“道”既可以说是多维世界的一个奇点,也可以看作是一个闪烁的量子。
有些人把“道”翻译成规律。从“有物混成”看,不确切。当然,因为它的演化过程虽然复杂却不是无章可循,有规律性,但是无论如何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这里有一个关键的点大家一定要记住,“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这三句是状物,并非虚写。而能状,必然是有所感知。
先于天地而有所感,会是谁呢?